放學剛回家,蒲潼就收到了來自余紈紈的電子表格,這是姜蕓統計的此次兩首曲子的詳細數據。
目前來看,《梁祝》各方面的數據都要比艾格倫的古典音樂高,無論是播放量還是評價,都實現了一定的領先。
[恭喜,先下一城,第一場你應該能贏。]
蒲潼皺了皺眉,半場開香檳可不提倡啊,曲子才剛發布幾天,這些數據也只是暫時的。
他們比賽的期限足足有一個月,到時候誰高誰低還不好說。
當然話是這么說,但音樂的走勢基本都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剛開始就拉開了差距,后面不出意外也不會被反超。
雖然蒲潼也不是很重視這場對決的輸贏就是了,重要的是,他通過這首歌讓更多人認識到了中華文化。
事先蒲潼都沒意識到這首曲子會火成這個樣子,畢竟在他的印象中,原世界的梁祝并沒有在國際掀起熱潮。
這首曲子自然不差,但由于國外的主流古典音樂市場已經形成,這首曲子很難被關注到。
不過在這里,音樂蒲潼的名人效應,這首曲子得以被更多人關注到,比起它的藝術性,更多人其實都是被這個故事所打動。
這也就是為什么,這首曲子在數據層面會比艾格倫的奏鳴曲高。
如果他能贏,也不是贏在藝術的高低,而是贏在人心……
不過他也不會覺得這是自己的功勞,在自己當時演奏完這首曲子后,剩下部分的內容其實都是柳慕老師他們完成的。
畢竟蒲潼并不懂小提琴和古典音樂,他能做的,只是把旋律拿出來,然后寫一個劇本而已。
梁祝這首曲子能如此火爆,與曲子本身的優秀和演奏團隊的實力脫不開關系。
當時柳慕之所以激動地握緊他的手,只是因為她看到了機會……一個讓華夏傳統音樂走上國際視野的機會。
她成功抓住了這個機會,把這首曲子還原的很好,蒲潼都感覺自己沾了人家的光。
[該準備下一場對戰了少爺,下一個對手是擅長高音的緋麗,你有什么頭緒嗎?]
這么快?
這第一場對戰結果還不確定呢,地方第二場就開始了?
怎么辦,涼拌。
讓他整點別的花活可以,唱高音不是要他的老命!
這玩意是音色條件決定的,還真不是他不夠努力,要是硬來嗓子怕是不想要了。
這賽程怎么安排的,剛開局就碰到兩個最棘手的,打完古典派,又來個極限派。
[我要是直接認輸了,會被罵嗎?]
余紈紈:?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