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后。
李童氏抬起腦袋,小心翼翼的去觀測衛圖聽到這件事后的反應。
明州王,并不是鄭國朝廷冊封的王爺,而是廣元府義軍三十二路反王中的一路反王。
她兒子李興業投靠明州王,當了幕僚,這是謀反罪,按照鄭國律法,要誅九族。
尋常人聽到這等事,大抵都會認為是禍事,不僅不會幫忙,相反還會將她扭送官府,進行處辦。
與謀反罪牽扯
哪怕是官員,亦難免罪。
讓李童氏略感驚詫的是,衛圖聽到這則消息后,沒有震驚,也沒有憤怒,而是一臉平淡。
“送客。”
衛圖抿茶,目光看向一旁的婢女,言辭簡短道。
李家的恩情,他早就在這三十年間,還得干凈了。
這次李家要是小忙的話,念及舊情,他還能幫一幫,但牽扯到謀反罪他即便有這個本事,也不想引火燒身。
話音落下。
李童氏當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露哀求道“老婦前來求衛守備,不是心念僥幸,妄想衛守備搭救老婦一家”
“只求衛守備能施以援手,救下老婦的一個孫兒便是。”
“不要讓我李家斷了香火。”
似乎想到了什么,李童氏連忙又補了一句,“老婦有兩個孫兒,是老二家的,與興業那個孽畜沒有關系”
“一個孫兒”衛圖眉宇微微一挑,沒有立刻說出拒絕的言辭。
李童氏能從縣牢中“逃”出來,并不是其有多大本事,而是靠的他的“故舊”幫忙。
也就是說,情勢并非危急到難以相幫的地步。
謀反罪是大。
但辦事的官員,到底還是本地官,有徇私的能力。
只是這個忙太大,青山縣的官員難許,必須得到他的首肯后,才肯去幫這個忙。
換言之。
幫助李家,是有引火燒身的可能,但這危險,還在一定的可控范圍之內。
不然,李童氏逃不出來。
除此之外。
還有一個可能。
某一官員看他不順眼,想設下這個局,陷害于他。
“僅僅一個孫兒,以我的人脈,能將其救出,但不免會落得一個把柄在青山縣的官員手中”
“這個把柄,可不是小把柄,而是謀反罪的把柄。”
“不能大意”
“倘若以武藝”
衛圖暗暗思忖。
以他的武道實力,偷偷前往縣牢救走一人,應不是什么難事。
但他并不想因為這件事,親身跑到縣牢涉險。
客廳靜謐了數刻鐘。
衛圖搖了搖頭,下定了決心,他先讓杏花取了兩錠銀子,當做盤纏,送給了李童氏。
然后再對丫鬟說了句“送客”。
李興業都不在乎自己的妻兒老小,他這個外人,又何必去在意李家人的性命。
一個孫兒好救。
但接下來的處置、安排,都有極大的風險,他也是有老婆孩子的人,怎能因此事,將家眷牽扯到危險境地。
“衛守備,衛大人”
“難道真的不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