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寇良提起結盟事。
衛圖幾人,也開始了思索,要不要繼續保持這個修仙同盟。
最初,定下三大盟約,結為修仙同盟,是念著仙蹤難求,一人之力終究比不上集眾之力。
但如今,不一樣了。
時移世易。
他們已經入了仙家坊市,真正踏入了修仙界,似乎沒必要再去維持這個修仙同盟了。
畢竟目的已經實現了。
曾經志同道合的好友,此時一致的目標達成,也到了該分道揚鑣的時候了。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
此外,他們每年六月十三號聚會的宣和樓,也在戰火中,被反王叛軍焚毀一空了。
一個時辰后。
四人討論,決定仍舊維持這個修仙同盟,互助共濟。
還是那一句話。
抱團取暖,總好過一人單打獨斗。
不過。
四人對昔日盟約,也因時制宜的重新做了修訂。
盟約一每過十年,四人約定地點,重新聚合,交流各自的修煉心得。
包括并不限于仙家功法。
盟約二若四人中,有一人有望突破筑基期,其他人,都要盡己所能,進行支援。
待筑基成功后,也需幫扶其他三人。
盟約三要是四人中有人意外身死,余下之人,要幫忙照拂其后輩子嗣。
此外,其后輩子嗣中,若有合適的人選,也可將吸納入義社之中。
新的三大盟約。
衛圖四人,將志向鎖定在了“筑基期”,而非以前的“求仙訪蹤”了。
在玉龍府待了半個月后。
衛圖和傅志舟二人沒有久留,給各自的家眷,留下相應的修仙功法后,便重新返回丹丘山。
二人都沒有接引各自的子嗣,前往丹丘山修行。
俗話說得好,財不露白。
他們現在是修仙界底層。按照常理,維持自己修煉,都尚且艱難,哪有余力花費靈石,讓子嗣進入丹丘山修煉。
其次,修煉內家真功,走先天武者這一條路,然后再轉修為練氣修士,亦是可行。
不一定,非要入丹丘山修行。
回到丹丘山。
衛圖、傅志舟二人來到太玄宗辦事處,將“下山令牌”遞給了劉執事。
落籍在丹丘山的散修,若想下山,需到辦事處申請“下山令牌”,如此才可下山。
不然,若經發現私自下山,便會被太玄宗的執法隊帶走,關入監牢。
嚴重者,在凡俗中犯下了禍事,甚至會被執法隊直接打殺。
這也是為何胡瑤等人,明明是練氣仙師,還要枯守在棚屋區,不去下山享受富貴的一個原因。
籍貫,本就是勢力約束人員流動的一種手段。
除非到了筑基期,成了真正的筑基仙家后,才有享受不受籍貫所限的遷徙權力。
逍遙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