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么我不能接班”
“工作是老娘的,老娘想讓誰接班就讓誰接班”
“說來說去,就是你們偏心”
爭吵一聲高過一聲,通過薄薄的木板墻傳進小房間,坐在床邊的孟秋單手支著下巴,深沉地嘆了一口氣。
又開始了。
這不是孟家第一次發生爭吵。
只她穿來的這幾日,類似的爭吵就發生過無數次。
為的是什么呢
誰接班,誰下鄉
孟家有四個孩子。老大孟春,前兩年已經結婚了,現在在軸承廠上班。
老四孟冬年紀尚小,還在上小學。
老二孟夏和老三孟秋,一個十九,一個十八,今年都到了下鄉的年紀。
孟父孟母都是江州市第三機械廠的工人。孟母是一名普通工人,孟父是廠里的四級鉗工。
在大城市四級鉗工或許不算什么,但在江州市這樣的小城市,四級鉗工已經是廠里的骨干了。
就是靠著孟父,孟家才能養活四個孩子,并先后送四個孩子讀書,甚至還給老大買了一份工作。
孟父每個月工資能拿到五十一塊五,偶爾出差還有外快,他一個人的工資幾乎能比得上孟母、孟春、以及孟春媳婦三個人。
所以他的工作是萬萬不能動的,要不然孟家的日子一下子從中等到赤貧。
孟母的工作倒是能騰出來,可是,兩個女兒,一份工作,誰接班,誰不接呢
孟父孟母考慮到小女兒身體不好,就說讓小女兒接班,大女兒再想辦法。
大女兒孟夏就不樂意了。
憑什么都是女兒,憑什么讓三妹接班
孟家就是因為這個事吵起來的,也得虧他們一天吵三回,孟秋才能在短短時間內,把事情理清楚。
她是三天前才穿過來的,前世她還在上學,好不容易度過期末周,正準備享受暑假,一覺醒來,變成了這個“孟秋”。
從原身的記憶里,這個時代有點像平行時空的七十年代,地名國家名略有不同,但歷史上的大事件相差無幾。
七十年代孟秋不熟悉,但她看過相關書籍影視作品,知道個大概。
這是個缺衣少食、物資匱乏的特殊時期。
最關鍵的是,這個年代國家也很艱難。而她所在的時代,祖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能和世界霸主老掰腕子的那種。
孟秋想想就心酸。
現在還不知道怎么辦呢,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說不定過段日子,她還要下鄉。
孟秋長這么大,還沒種過地,她是真不會。更想哭了。
外面不知道說了什么,“砰”地一聲,門被重重摔上,然后是孟母的聲音。
“嗨你長本事了有本事出去就別回來”
孟秋趕忙收拾好心情,按照她之前的經驗,這次的“戰爭”差不多到尾聲了,下面就該叫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