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主角在歐洲的冒險之旅剛剛開始,為了更好地領略異國風光,游記主角來到葡萄牙,卻意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親眼目睹翠玉錄。
斯普林格寫到這兒,有意停了會兒,見字體沒有重新凝實成為死物,才眨眨眼繼續往下寫。
很好,第二個疑點排除了。
自己見的翠玉錄,是真貨。
“這樣一來,沒有禮貌的家伙又是什么居心呢”
斯普林格皺眉,難以理解。把自己帶到翠玉錄面前,或者說把翠玉錄帶到自己面前,如果說面前說用的是真實的寶藏
“似乎,并不是我一開始想的惡意目的。至少有部分偏差。”
基于這個新得到的認知,斯普林格下一句落筆的文字是
翠玉錄是死物,游記主角可能對它產生惡意,而它絕無可能如此。
有幕后黑手。
在完全隔絕的地方,沒有任何瓜葛的干擾,斯普林格能完全高效地運轉頭腦,將全部的心思用在構想合理性上。
另一個迫使他不得不這么做的原因是斯普林格身懷緊迫感。
撇嘴,刷刷的筆跡落在潔白的書籍內側,斯普林格愈發著急。
“說到底,我還是個凡人凡人是需要吃喝拉撒的。”
說到這個,斯普林格簡直不能再難過。
有了光亮后,并不是心理問題可能造成壓力和傷害后,他就得面對一些更加現實的問題。
譬如一覺睡醒,情緒又一直處于緊繃之中,再不動作快些、手腳麻利些,斯普林格害怕自己先餓死在這個山洞,或者因為腹中饑餓拿不動筆,思維停轉。
和世界珍寶葬在同一個地方,這可是尋常人享受不到的頂級待遇。
斯普林格“”十動然拒。
后來者不會看見他的尸骨以為他是求而不得被困的尋寶人吧
這種死亡,也太沒格調了
被誤解為為一件沒有用的死物而死,這不是在質疑斯普林格至今為止生存的意義嗎
活著就是為了活著,哪需要這么多理由。
一次次從坑爹系統手下幸存,想活著就是最大的動機。
理所當然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信念什么的,只有兩年記憶的斯普林格還領會不了這種人生態度。
隨著最后半句話的落筆,隱隱有消散意味的文字徹底凝為實體。
失敗了。
斯普林格無奈地笑了下,耐心地重新謄抄了一遍方才的語句,于翠玉錄是死物這半句停下。
他舍棄了后半句話,直截了當地寫下
沒有幕后黑手。
簡單的判斷句,證明了他的行為沒錯。
方才的失誤正在此處這與斯普林格一開始的邏輯揣測又有所不同了。
一開始斯普林格的所有猜測,都是基于自己是被人弄到這個地方來的想法,并為此在記憶中提出了兩位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