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派人專門給姜誠接機,這倒是省了姜誠一番麻煩。
不一會兒出了機場上了汽車,姜誠對車沒什么概念,平時也就見到過奔馳、寶馬或者夏利、奧拓,并且這些車都是被人的,姜誠見過的次數都不多,更別說坐過了。
上車之后,車里除了姜誠之外還有三個人,一個是司機,一個是接機的,還有一個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司機和接機者分別做在正副駕駛,中年人則坐在后排。
中年人看到姜誠上車,先是示意姜誠坐下,然后等車啟動之后,這才開口跟姜誠做介紹。
“姜誠少爺,我是家里的管家,今天少爺來了,應該比較辛苦,可以先在家里休息一下。
不過明天需要少爺去跟老爺的那些創業合作伙伴,也就是少爺的叔叔伯伯們會見一面。
少爺畢竟是老爺的少爺,雖然還沒有繼承老爺的股東身份和股權,但作為繼承人,有些責任還是需要擔負的!
少爺明天的活動除了認識一些人之外,還需要代表老爺,去下面的公司巡視一下他們的工作情況。
至于少爺有什么需求,只要是在職權之內,我可以幫助少爺實現。”
向姜誠自稱是管家的人如是說道。
管家少爺的,這到底是鬧哪出嘛!看到電視劇一樣的情景在眼前上演,姜誠除了不敢置信,也只能表示懵逼。
其實管家這行業,從古至今一直都有,現在的職業管家跟電視里放的古代那些管家,情況也差不多,唯一有區別的,可能就是在個人自由上面,管家不奴隸,這更多的是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
前幾十年,管家主要工作是充當秘書,最近幾十年,管家和秘書被分割開來了,老板們為了更高的生活質量,或者說是跟世界接軌,管家行業就開始興盛起來了。
大陸的情況一開始是向港島看齊,說白了就是菲傭,保姆。
后來老板越來越有錢,家也越來越大了,生活又容易跟工作扯上關系,于是就有了管理保姆的管家。
國內的情況,最開始就是一些能力不足的秘書,從協助管理公司,變成了協助管理家庭事務。
后來一些酒店管理之類專業畢業的學生,也朝家政方向發展了。
再后來,比紳士還紳士,比貴族更貴族的英式管家進入了國內老板們視野,老板們覺得不錯,于是更加有了這方面的需求。
現在如今,蓉城就有一座專門培養英式管家的國際管家學院。
姜誠眼前的這位管家年紀已經不小了,顯然不可能是什么管家學院培養出來的,如果真是一個管家身份,那也應該是國內最早的那批管家,除了管理家庭事務,還負責著部分秘書工作。
其實,從對方說出的話,也可以猜出對方的身份。
不過,姜誠剛剛接觸這個管家的時候,已經被對方說懵逼了,等回到住處,來到一棟很大的別墅,姜誠打開電腦查詢了這方面的信息,這才稍微了解了對方大概是個什么情況。
然而,光從這方面了解,姜誠手頭上所掌握的關于他們的信息,連九牛一毛都不到。
而他們,可能完完全全清楚姜誠是怎么一回事。
這種信息不對稱的感覺,讓姜誠感覺渾身不自在,感覺像是被關在籠子里的金絲雀一般,極為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