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OMG戰隊的選手們走過來,一路上也有人給姜誠等人打招呼,姜誠跟隊友們一樣,同樣禮貌做出回應,但很快安靜坐下,認真觀看比賽。
以往在現場看比賽姜誠也有過,但那是在LPL常規賽,距離現在已經快有1個月的時間了。
今日看著SKT戰隊跟AHQ戰隊打比賽,這到讓姜誠有了一番新得,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
姜誠覺得MSI比賽現場的總體感官體驗比國內常規賽要好,這倒不是姜誠崇洋媚外,而是具體的播放技術優化的原因。
國內比賽是普通的影視播放水準,而MSI季中賽采用的是杜比全景聲(DolbyAtmos)技術。
杜比全景聲廣泛運用于電影行業,號稱是自有環繞聲以來,影院音響領域的最大發展!
稍微了解電影領域的,可能對IMAX和3D會有所了解,這兩者差別的是視覺系統上的差距,但如果說是音響系統的比較,那就是杜比全景聲跟IMAX進行比較了。
電競對職業選手是電競,對普羅大眾來說就是娛樂了,對絕大多數普通玩家來說,看電競比賽跟看電影差別并不是很大。
可是電競的受眾沒電影迷那么多,而且整體感觀體驗也要差一些。
游戲公司想要補足這一塊短板,所以跟電影工業一樣,不斷尋求直播技術上的突破。
2015年可以說是電競比賽直播技術變革的一年,英雄聯盟母公司,即拳頭公司在MSI季中賽中開始采用杜比全景聲技術,dota2的母公司V社(Valve,Software)在dota2第五屆國際邀請賽,即Ti5中采用了IMAX技術。
另外還有暴雪也開始主推電競,在魔都建立了暴雪電競館,比賽現場就跟電影院差不多。
后續的,拳頭公司在S6全球總決賽上開幕式采用3D全息投影技術,S7全球總決賽推出了AR技術投放遠古巨龍,S8賽季擁有了比賽3D視角……
正是因為不斷運用新得技術,讓觀眾們看比賽的感官體驗得到了提升,感覺比賽變得更精彩了。
有人或許認為在電腦上看比賽的效果是一樣的,但其實現場往往要比電腦里看到的更精彩。這道理就跟去影院里看電影,跟網上看的體驗是不同的,并且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為優秀的電影作品親自前往電影院為其貢獻票房。
言歸正傳,姜誠不知不覺中就沉寂在了觀看比賽的氛圍里。
第一場SKT戰隊位于藍色方,AHQ戰隊位于紅色方,按道理說SKT戰隊整體實力更強一些,還有B/P優勢這會好打一點。
可是結果呢,AHQ戰隊出色的發揮出了他們應有的實力,跟小組賽表現的一樣,打野Mountain借助出色的打野嗅覺和對比賽節奏的把握,抓爛了SKT戰隊上下兩路。
而faker用EZ打西門夜說的小魚人,借助手長和推線優勢,居然打上頭了,E臉消耗,不斷追擊,然后就被小魚人反手一套秒殺。
SKT戰隊三線劣勢,唯有bengi控龍本事沒有荒廢,SKT戰隊在小龍數量上牢牢把握優勢,但光有小龍沒經濟也不行。
經過昨天的比賽,AHQ戰隊回去之后對SKT戰隊也是研究了不少,最終以更快的節奏,在24分鐘就擊敗了SKT戰隊。
AHQ戰隊雷厲風行,以快節奏擊敗SKT戰隊,這使得全場嘩然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