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身,微笑道:“此言差矣,當初若非呂廷尉的司隸校尉兵馬,以及其兄長的并州軍相助,我等如何能夠將董賊正法。
更別說呂廷尉單槍匹馬折服西涼軍叛將,讓數十萬西涼軍唯命是從,消弭了一場滔天禍患。
依微臣看,呂廷尉不僅有大功,此功更是再造朝廷,功莫大焉。”
劉辯聽到這里,心中漸漸有些不是滋味。
讓數十萬西涼軍唯命是從!
他不由想到了近日洛陽中的流言,以及曾經被董卓幽禁的日子。
雖說李昊沒有任何的反意,更沒有做出什么對不起他的事情。但劉辯還是忍不住扣心自問,李昊手中的力量是不是有些太強了?
數十萬的西涼軍若是對他唯命是從,與當初的董卓又有什么區別?
劉辯想著,眉頭不知不覺緊皺了起來。
懷疑一旦開始,立刻猶如野草般蔓延開來。
他又不由想到李昊善待西涼叛逆,甚至阻止自己殺董卓的事情。本來看似應該的事情,但在劉辯現在看來,卻有些太過牽強。
董卓活著固然可以更好的讓西涼叛將歸順,但若是殺了董卓,難道就不能讓他們歸順了。而且留著這些曾經叛將,誰知道他們將來又會不會有不臣之心?
劉辯越想越感覺不舒服。
王允見劉辯神色變化,嘴角微翹露出了笑容。
成了。
他心中大笑,繼續道:“臣以為張司空所言甚是,呂廷尉功莫大焉,當重賞。”
王允說到這里,冷冷地看向劉善,冷笑道:“臣近日聽聞城中有關于呂廷尉的不好流言,想來著實可笑至極。”
劉辯聽到流言之事,不由看向王允。
王允道:“呂廷尉手中有司隸校尉部的數千精銳,更有西涼軍的數十萬兵馬。其兄長呂布更有數萬并州兒郎在,若是廷尉真有二心的話,我等還能站在這里說話。”
劉辯臉色陰沉,眉頭緊皺成了一團。
他之前的遲疑,全都因為王允的這番話消失。
是啊,呂廷尉縱然現在是忠誠的,但他手中近乎掌控了朝廷的所有兵馬。如此下去,萬一。
劉辯想到董卓之事,心中甚至生出了殺機。
王允依舊自顧自的說道:“臣以為,此流言定是有人嫉妒廷尉的能力,甚至可能是關東諸侯們的陰謀,意圖挑撥離間陛下與廷尉的關系。”
“夠了。”
劉辯冷聲喝道。
隨后,他察覺自己的態度不對,略顯勉強地溫和道:“司徒的意思,朕已經大致明了。以司徒來看,呂廷尉該如何賞賜。”
王允聞言,心中大定。
他笑道:“臣以為,呂廷尉功蓋天下,當賞三公之位,賜縣侯之尊,如此方能彰顯陛下之恩。
同時為了還廷尉一個清白,當立刻召呂廷尉入京凌遲賊首董卓,追究董賊心腹之罪責,如此方能止住民間悠悠之口。
不過虎牢關現在戰事頻繁,若是冒然召回呂廷尉,臣擔心普通將領難以震懾西涼驍將。”
劉辯聞言頗為心動,尤其是在聽到其他人可能無法震懾西涼驍將,更是堅定了將李昊召入京中的打算。
他沉吟道:“司徒所言甚是有理,至于接替呂廷尉守衛虎牢關的人選,就皇甫將軍吧。皇甫將軍老成持重,又曾經指揮過鎮壓黃巾軍的戰役,不論是資歷,還是能力,當沒有問題。”
王允心中大笑,拱手道:“陛下圣明。”
劉善看著兩人對奏,完全沒有插嘴的機會,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
當他聽到劉辯最終的決定,徹底放棄了為李昊辯解的事情。因為他明白,劉辯已經對李昊生出了疑慮,不論自己再說什么,都沒有意義。
而且他也不信王允這老狐貍會沒有準備。
劉善心中嘆了口氣,苦澀道:“廷尉啊,不是下官不想為您盡心效力,實在是王允老兒太過狡詐。”
在劉辯做出決定的當天中午,皇甫嵩就與宦官帶著劉辯的詔書奔向了虎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