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這三位很快就成了朝中炙手可熱的人物,無數官員趨之若鶩。
可不久之后,眾人就發現,這三個人之間的關系本身就很微妙。
年過完了,朱翊鈞愉快的寒假也要結束了。嘉靖定好了日子,命張居正繼續來給他上課。
“去,”嘉靖揚了揚手里的書卷,“把這一段抄來給朕瞧瞧。”
朱翊鈞接過書先看了一眼封面“沖虛至德真經,這是什么呀”
這名字一聽就是嘉靖平日苦心修煉的那些個道家學說。
嘉靖又挑了本經書拿在手中翻閱,看了一眼旁邊的黃錦“你給他解釋。”
“是,”黃錦牽著朱翊鈞走到御案后面,把他抱上椅子,“沖虛至德真經古時又稱為列子,有常勝之道之美譽。乃智慧之書,啟人心智,給人以啟示與智慧。”
嘉靖讓朱翊鈞抄寫的那一段內容是列子的第二篇,皇帝所說的一段話“朕閑居三月,齋心服形,思有以養身治物之道,弗獲其術。疲而睡,所夢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
故事大概說的是,黃帝做了幾十年天子,每日殫盡竭慮,勞心勞神,天下去不能大治,身體也不行了。
于是,他放下紛繁的政務,深居簡出,有一天做了個夢,游歷到華胥國,那里的人沒有欲望,沒有煩惱,任何感官都無法刺激他們,僅憑精神自然而然的生活。
黃帝努力了幾十年,都沒有明白的道理,卻因為一個夢,領悟到至高無上的道,是不能以主觀欲望去追求。
他悟到了真正的“大道”,卻無法言傳他人。
又過了二十八年,終于天下大治,幾乎和黃帝夢中的華胥氏之國無異。而黃帝飛升,老百姓悲痛大哭,兩百多年不曾停止。
看完這個道家崇尚的經典故事,朱翊鈞也大致明白了,皇爺爺這深居簡出,一心修道是怎么來的了。天下大治,白日飛升,不就是嘉靖的畢生追求嗎
難怪,當日他會在扶乩之術問神仙,為何天下沒有大治。
原來天下是否大治,與他是否羽化登仙息息相關。
朱翊鈞把寫好的字拿到嘉靖跟前,小手伸出去,又想縮回來。
嘉靖拆穿了他的心思,一把奪過來看了看,指著其中一筆說道“逆鋒起筆,卻不藏鋒。”
朱翊鈞嘿嘿的笑“沒藏住,沒藏住。”
嘉靖又指著另一處“行筆拖沓,不夠干脆,一看就沒有調鋒。”
朱翊鈞小手已經背到了身后“我忘記了。”
“在裕王府練字了嗎”
“沒”
天天玩得不亦樂乎,又沒人管,哪還記得練字
嘉靖瞪他“依朕看,下次”
朱翊鈞上前拿過自己寫的字“我再去寫一篇。”
練字這件事情,若是荒廢幾日,再要撿起來可不是那么容易。
他又寫了一篇,比剛才好一些了,但嘉靖仍是不滿意。
小家伙磨磨蹭蹭不想再寫了,他拿著那本沖虛至德真經走到嘉靖跟前“皇爺爺,這本書我能帶回去看嗎”
嘉靖沒想到,他會對道家經典感興趣,頗為高興“拿走吧,看過之后,朕可要考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