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實在叫他困惑不已,這些人看起來至少六七十歲,別人都致仕回家養老了,他們還在拼了命的考試。就算考上了,還有精力去當官嗎
嘉靖摸了摸他的腦袋“孩子,你太小了,所以不懂。”
朱翊鈞站在他身旁“那皇爺爺你跟我說,說了我就懂了呀。”
嘉靖冷笑一聲“從童生到生員,不過十之一一,從生員到舉人,百人之中,不過五人。從舉人到進士,百人之中,一三人而已。”
“天下士人,終其一生,屢敗屢戰,難求一第。”
以朱翊鈞目前的數學水平,他算不過來究竟多少個讀書人中才能出一個進士。總之,很難考就對了。難怪徐渭考了八次,也沒考中舉人。
嘉靖忽然屏退左右太監,只留下黃錦一人。他的手從朱翊鈞腦袋落在了他的腰上,將人往前一帶,小家伙便貼著他站著。
嘉靖問他“士子考功名為了做官,朝廷選拔人才,那你說,于天子而言,科舉有何作用”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茲欲聞人得用,財得理,以至治美刑平,華尊夷遁,久安之計,何道可臻”
“哈哈哈哈哈哈”
嘉靖大笑過后,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小滑頭。”
這是今日嘉靖給諸位貢生出的策題。
笑過之后,嘉靖問他“科舉又稱作什么”
朱翊鈞搖頭“不知道。”
“科舉又稱恩科。所謂恩科,便是天子恩賜天下士人,結天下讀書人以歡心。”
“你聽好了,于天子而言,科舉的目的,既不是選拔人才,更不是化育天下。”
朱翊鈞問“那是什么”
“學而優則仕。如此,叫他們日日鉆研,孜孜不倦,白首窮經。”
“這便沒有心思琢磨其他,讀書人安定了,天下方可安定。”
于天下士人,科舉是金榜題名、一日看盡長安花;于朝廷而言,科舉是選拔人才的唯一途徑;于天子而言,科舉是給天下聰明人化的一道牢籠,以利誘之,將他們牢牢地鎖在其中。
嘉靖拍了
拍朱翊鈞的臉蛋兒“記住了嗎”
“記住了。”
朱翊鈞又上了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課,似懂非懂,需要吃一顆蜜餞消化一下。
看他那一臉純真的小模樣,嘉靖就知道,他沒聽懂,不過沒關系,記住了,往后慢慢就懂了。
“咳咳”
興許是說話太多,引出嘉靖一陣咳嗽。朱翊鈞又摸了摸旁邊的瓷碗,藥還是有一點燙。
他把碗端起來,舀了一勺就往自己嘴邊送。嘉靖驚了,這小崽子,藥都敢亂吃,正要訓斥他,卻見朱翊鈞撅起嘴,對著勺子輕輕吹氣,又把勺子遞到嘉靖嘴邊“皇爺爺,喝藥。”
他掌握不好平衡,小手抖一下,一勺藥撒了半勺,全滴在了嘉靖的衣袍上。
嘉靖嫌棄的偏了偏頭,伸手去接藥碗“不要你喂,朕自己來。”
他拿過藥碗一口喝完,嘴還沒閉上,朱翊鈞就拿了顆蜜餞,不由分說往他嘴里塞“皇爺爺吃這個。”
“朕不吃,你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