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欽將他的反應看在眼里“殿下不喜歡”
“不喜歡。”
“我這兒還有一樣,殿下瞧瞧喜歡不喜歡。”
李良欽另一只手也從身后拿出來,他手里也拿著一根棍子,比另一根更粗,更長,前端黑不溜秋,也不知道從哪兒找來的。
朱翊鈞問“這是什么”
李良欽道“這是老夫今早剛去廚房尋來的燒火棍子。”
“燒火棍子”
李良欽點頭“所謂荊楚長劍,正是燒火棍法。”
他把兩根棍子都遞到朱翊鈞眼前“殿下
不必客氣,挑一根便是。”
“”
朱翊鈞嘴噘得老高,都能掛油瓶了“不要,我要學劍法”
李良欽問道“殿下可曾聽過,用棍如讀四書。”
朱翊鈞搖頭“沒聽過,但四書我已經讀了兩本。”
李良欽贊賞的點頭“殿下小小年紀,就已經知曉圣人之道。”
“用棍就好比讀四書,刀、槍、劍、鉤,如同各習六經中的一經。把四書讀明白了,六經之理亦可明了。若能精通棍術,則其余武器之法,也能從中領會。”
朱翊鈞聽得格外認真“李將軍的意思是,只要學好了棍術,就不用再學劍法和刀法,自然就會了,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各種兵器都有他的獨到之處,但歸結起來大同小異,招式都有相通之處。學會了棍術,再領會其他武學,就更容易些。”
李良欽看向朱翊鈞“怎么樣,殿下要跟老夫學習棍術嗎”
朱翊鈞跟著李良欽習武已經近半年,前面無論是站樁,還是拳法都是為了后面習武做鋪墊,現在要他放棄,他自然不肯。
棍術就棍術吧,等他學會了棍術,以后想練劍法練劍法,想學刀法學刀法。
朱翊鈞咬咬牙,接過那根小木棍“學”
“記住了,中直八剛十二柔,上剃下滾分左右,打殺高低左右接,手動足進參互就。”
“”
這一日,朱翊鈞休息。一大早,嘉靖就把人叫來了身邊,考了考他平日都學了些什么。小家伙背書流利、字也寫得愈發漂亮,手里拿根小木棍,還能在大殿中舞得虎虎生風。
嘉靖被他哄得開懷大笑,恨不得去把內閣那幾個老頭都叫來,炫耀一番。
小家伙來到嘉靖跟前,仰著頭求表揚“皇爺爺,我厲不厲害”
“還不錯,”嘉靖從他手里接過那根小木棍,“這是什么,搟面杖”
“才不是搟面杖,”朱翊鈞糾正他,“這是燒火棍”
嘉靖轉頭去看黃錦“還不如搟面杖。”
朱翊鈞撓了撓腦袋,聽起來搟面杖更厲害“那明天我就把它換成搟面杖。”
嘉靖捧著他的臉搓了搓“你個小傻子。”
朱翊鈞眨巴眨巴大眼睛,問他“我是小傻子,那”
嘉靖瞪他“嗯”
小家伙從善如流的改了口“我才不傻呢。”
嘉靖這兒正逗孫兒開心呢,外面太監來報,徐階來了。
嘉靖剛還在想,要把內閣叫來炫耀孫兒,徐階自己就來了。
“宣。”
徐閣老可不是無緣無故來找皇上閑聊,他是有事而來,事兒還不小。
朱翊鈞捧了本書,坐在嘉靖旁邊翻看,就聽徐階說道“啟稟陛下,近日,一名為羅龍文的倭寇揚言,必取臣與鄒應龍首級,方能解他心頭之恨。”
這一句話里帶出了兩個名字,兩個都讓朱翊鈞覺得耳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