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過后,天氣漸漸涼了下來。天冷了,嘉靖的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日漸加重。太醫每日請脈,開了藥,也并沒有太大起色。
嘉靖身體、精力和精神不假,心情也陰晴不定。朱翊鈞特意向張居正和李良欽提出,每日少學半個時辰,他好騰出更多時間陪伴皇爺爺。
既然是陪皇上,哪有什么可說的,二人自然同意。拋開帝王的身份,也感念他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孝心。
這一日嘉靖又把徐階叫來跟前,和他提起要禪讓帝位的想法。
嘉靖說道“這些日子朕時常想,那個海瑞所說得沒錯。朕已經病了很長時間,又怎能臨朝聽政”
徐階心中一動,預感不妙,皇上這是又在給他出難題。
只聽嘉靖又說道“朕確實不夠自謹,導致近年來體弱多病。如果朕能夠在偏殿議政,豈能遭受這個海瑞的責備和辱罵”
他倒是會給自己找理由,把怠政都歸結為身體不好。
“在其位,謀其政。朕重病纏身,已經顧不好這個天下這個大家。想著,不如早些退位,讓”
徐階聽著,沒敢輕易表態,目光甚至短暫的看了一眼坐在旁邊,自己看書的朱翊鈞,不知道他究竟要禪位給裕王,還是給這個年僅七歲的皇孫。
突然,徐階腦子里靈光一閃,隨即后背就一層冷汗。
皇上這哪是要禪讓帝位,這是在給他挖坑。什么裕王,什么孫兒,他話可以這么說,甚至可能真的產生了這樣的想法,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膽敢順著他的話往下接,勸他趕緊讓賢。且等著吧,運氣好罷官回家種地,運氣不好,抄家,流放,甚至斬首都有可能。
徐階鎮定下來,迅速做出反應,他先是安撫了嘉靖幾句,稱陛下乃真龍天子,洪福齊天,靜心休養幾日,便可無恙。
又道“正如海瑞疏中所言,陛下天質英斷,睿識絕人,雄才偉略,天下臣民懾服。若貿然禪位,天下震動。”
說到這里,他又跪了下來,向嘉靖磕頭,言辭懇切“伏惟陛下將養龍體,然后回宮視朝,舉
百廢而絕百弊,則我大明中興之治可望。千秋萬世傳于子孫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則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一番話把嘉靖哄得龍顏大悅,揮揮手,讓他回去了。
朱翊鈞看著徐階的背影,一把年紀了,除了要在內閣處理諸多國事,還得和他皇爺爺斗智斗勇,也怪難為他的。
這一日,京師降了今年第一場雪。大殿中生起紅羅炭,嘉靖咳嗽了兩聲,他還病著,不敢開窗通風,黃錦趕緊換了無煙的檀香木。
朱翊鈞坐在厚厚的蒲團上,又在為嘉靖念奏疏。嘉靖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差,常常是他一封奏疏還未念完,皇爺爺已經睡著了。
朱翊鈞便提筆,按照以往嘉靖批閱奏章的思路,自己在旁邊寫上批語,再交由司禮監,看看行不行。
最后一封,拿起來的時候,朱翊鈞又感覺不妙。看這厚度,比起當初海瑞呈上的治安疏有過之而無不及。
嚴嵩當內閣首輔的時候,有楊繼盛的前車之鑒,言官們人人自危,沒人敢說實話。
后來徐階取而代之,阻塞二十年的言路大開,言官們也敢給皇帝提意見了,尤其在海瑞之后,許多人見他還活著,嘉靖有所顧及,不能殺他,于是,大家也紛紛效仿,做起了敢于進諫的賢臣。
朱翊鈞拿著沉甸甸的奏折,真怕又是哪位憋得太久的賢臣放大招,給他皇爺爺本就羸弱的身體,再添一把火。
朱翊鈞想看,又不想看。
黃錦取了貂皮大氅,輕手輕腳的蓋在嘉靖身上。朱翊鈞看了一眼熟睡的皇爺爺,想著他自己看看,不念給黃葉也聽,于是,便打開了奏章。
可是,第一句話,就讓他震驚了,這竟然獄中的胡宗憲寫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