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的老祖宗,宣德皇帝設立內書堂,讓太監讀書,就是想用他們來牽制內閣。”
說到內閣,隆慶又嘆一口氣“若是高先生能回來就好了。”
朱翊鈞歪著腦袋想了想,又把剛才的問題給他拋了回去“高先生與陳洪、滕祥比起來,父皇和誰更親近”
隆慶摸摸他的頭,笑道“父皇和你最親。”
“嗯”要想糊弄朱翊鈞可不容易,“是高先生和陳洪、藤祥之間,父皇必須選一個。”
隆慶又嘆一口氣“不一樣。”
朱翊鈞問“什么不一樣”
隆慶說“高先生與他們都不一樣,在父皇最艱難的那段時期,是他一直在朕的身邊陪伴朕,鼓勵朕。”
朱翊鈞忽然就笑了起來“父皇,你看。大臣和太監,都只不過是一種身份罷了。皇帝可以選擇信任大臣,也可以選擇親近太監。但我想,有一個前提。”
隆慶問道“什么前提”
“前提是,這個人值得被信任和親近。”
隆慶一把將兒子攬進懷里“鈞兒說得對。”
“”
沒過幾日,朱翊鈞還在上課的時候,就聽到了一個消息戚繼光已經返京,正在乾清宮面圣。
張居正正在給他講禮記月令篇“天子居青陽左個,乘鸞路,駕蒼龍,載青旗,衣青衣,服倉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
朱翊鈞的心已經飛走了。
下課之后,朱翊鈞第一時間拉著張居正往門外走“張先生,快快”
張居正問“去哪兒”
“乾清宮。”
“去乾清宮做什么”
朱翊鈞說“看戚繼光將軍呀。”
“”
張居正心說,看個戚繼光,我用得著去乾清宮看嗎
朱翊鈞不知道他們私底下交情頗深,只想去看看那位讓倭寇聞風喪膽的抗倭名將。
張居正說道“文淵閣還有一大堆事情等著臣處理,殿”
他想說“殿下你也別去了”,朱翊鈞卻沒給他這個機會“噢,好先生回去吧,我自己去。”
“”
朱翊鈞已經到了清寧宮門口,又轉身往回走。
馮保問他“怎么了殿下,不看戚將軍了”
“看”朱翊鈞說,“我想帶上我的木棍。”
“木棍”馮保不解,“帶木棍做什么”
朱翊鈞說“找他切磋一下。”
“”
朱翊鈞推了一把王安“你去拿。”
“誒”
王安趕緊去取了棍子來,朱翊鈞已經到了乾清宮前的廣場上,正靠在最下面那層漢白玉臺基與臺階之間的夾角處。
王安問道“殿下”
朱翊鈞一把捂住他的嘴“噓”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