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背下來,我就獎勵他一顆一顆太少了,一捧花生。”
朱翊鈞他們這個年紀,這樣的五言絕句聽一遍就能背下來。
這兩個小家伙卻要差些,朱翊鈞教了三遍,朱堯媛勉強能磕磕巴巴完整背誦,朱翊镠卻還停留在前兩句。
朱翊鈞把花生拋向半空,用嘴接住,不一會兒,手里的都叫他吃光了,弟弟妹妹只能眼巴巴望著他。
隆慶笑道“你不能以你為參照,要求他們。”
畢竟朱翊鈞是經過世宗、徐階、張居正等多人認證的神童,這點自知之明隆慶還是有的,他能生出一個神童,但肯定生不出三個。
朱翊鈞將炕桌上的小瓷盤推到弟弟妹妹跟前“吃吧。”
那是他剛才教他們背書的時候剝的花生米。
朱翊鈞答應了皇后,今天就呆在坤寧宮,哪兒也不去,就一定會說到做到。
他不走,他也不讓隆慶走。沒一會兒,外面進來個太監,是乾清宮的人。
那太監眼神左右飄忽,最后只得走到隆慶跟前,小心翼翼的貼在他的耳邊,稟報事情。
他說完退到一邊去,等待皇上的做決定。朱翊鈞卻忽然開了口,語氣中滿是天真和好奇“莊美人,哪個莊美人她新學了什么舞,讓她來坤寧宮跳吧。”
“”
太監睜大雙眼,滿臉驚恐,膝蓋一軟就跪在了地上。
他明明已經很小聲了,這皇太子,是有一雙順風耳嗎
朱翊鈞當然沒有順風耳,他只是習武多年,內力日漸深厚,視力和聽力都比常人更好罷了。
隆慶看著兒子,又看向皇后“朕今日就留在坤寧宮,哪兒也不去。”
太監哆哆嗦嗦的退下,不是畏懼皇帝,是旁邊那個十歲的皇太子太可怕了。
直到晚上,朱翊鈞才離開坤寧宮,他走的時候隆慶還沒走,看樣子今晚是不打算走了。
剛踏進清寧宮,他就喊道“小野張先生可派人來過。”
那名換小野的太監趕緊迎上來“來過,送來個盒子,說是給殿下的,已經放在書房里了。”
朱翊鈞快步來到書房“點燈”
書案上果然放著一個盒子,他迫不及待打開,從里面拿了個東西出來,舉到等下,歪著腦袋仔仔細細的看。
“大伴,這是個什么”他問馮保。
馮保湊過來看“像個筆筒。”
朱翊鈞說“就是個筆筒。”
說是筆筒,卻與普通筆筒不同,那是
一整塊白玉雕琢而成,筆筒的形狀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花瓣微微卷曲,燭光下散發著淡淡的潔白光澤,玉質瑩潤,凝若瓊脂。
朱翊鈞問“這是什么花”
另一邊,陳炬也湊過來看“這是木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