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我們懈怠,而他們從互市中積累了足夠的財富,他們還是會侵犯我們。”
“所以,和平是在雙方實力對等的前提下不,我們要比他們更加強大。”
“我們要趁著沒有戰事的時候,加強練兵,研制更能威懾敵人的武器。”
“張先生,你說我說的對不對”他抬起頭來看向張居正,臉上就差寫著“快夸我”三個大字。
張居正看著他,眼里又是無奈又是寵溺,更多的是驕傲“殿下說得極是,咱們與俺答議和,目的就是要富國強兵。”
“這些都是戚將軍教我的”
“”
兵部尚書郭乾,在把漢那吉一事上并沒有發表過多看法,只說茲事體大,他不敢拿主意,交給內閣定奪。
可在與俺答汗通貢互市這件事上,他的反應卻異常激烈。
王崇古上疏確議封貢事宜疏,力言互市之利,條陳八議,共有賜封號官爵、定貢額、議貢期貢道、議立互市、議撫賞之費、議歸降、審經權、戒矯飾,稱為“封貢八議”。
而郭乾卻說先帝明令禁止馬市,王崇古積極推動此事,是另有所圖。
二人在朝堂上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廷辯,郭乾請求隆慶敕令王崇古不要貪圖眼前的功利,和家族利益,忽略長遠的考慮。
但王崇古背后有高拱支持,郭乾自然辯不過他,一怒之下,竟然憂郁成疾,連上三封奏疏,向隆慶稱病請辭,隆慶準其致仕還鄉。
郭乾是真的病了,還是和趙貞吉一樣,被高拱及其朋黨排擠走了,朱翊鈞不得而知。
他現在最好奇的是,郭乾說王崇古有私心是怎么回事。
他問張居正,張居正卻不正面回答,只對他神秘一笑“殿下可還記得,那日在文淵閣看的熱鬧。”
“先生是說殷閣老把高閣老打了的事情,不對”朱翊鈞想了想,“是打倒了張四維。”
張居正又問“那殿下可知道,殷閣老為什么動手,張大人又為什么站出來擋那一下。”
朱翊鈞搖頭“不知道,這二者有關系嗎啊”他忽然就明白了什么,“張四維是高閣老的人不,應該說高閣老想讓張四維取代殷閣老,進入內閣。”
張居正沒說話,默認了他的猜想。
其實這件事情,張居正也是很久之后,久到張四維取代他當上首輔,非但廢黜新政,更是攻擊他的改革是“務為促急煩碎,不合祖宗之法,使士紳地主喪其樂生之心”,才知道,此人一直以來,與高拱都有著隱蔽且緊密的聯系。
而后,他再向朱翊鈞透露了幾個至關重要的人物關系第一,王崇古曾經是俞大猷的副將,連
俞大猷都只是個廣西總兵的時候,王崇古已經被提拔為宣大總督,提拔他的人,正是高拱。
第二,王崇古是張思維的舅舅。
第三,王崇古和楊博是兒女親家。
第四,他們四個都是山西人。雖然高拱籍貫是河南新鄭,也總被人稱高新鄭,但他祖籍在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