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秋老虎一過,天氣逐漸涼爽下來。
朱翊鈞踐行了他對張居正的諾言,乖乖地在宮里呆了三個月,實在有些待不住了。
“大伴”
朱翊鈞一撒嬌,馮保就無可奈何,攔是攔不住的,當然也可以選擇去皇太后那里告他的狀,但馮保卻不想那么做。
十幾年了,他看著朱翊鈞從一顆軟糯的小團子長成如今的翩翩少年,對他的感情比誰都要深厚,無論什么事,都會堅定不移的站在他這邊,只會選擇跟他一起犯錯,絕不會去告他的狀。
十四五歲的孩子,對世間一切充滿了好奇,怎么能叫犯錯呢
朱翊鈞換好衣服,忽然想起個事“走,先去取劍。”
陸繹問道“陛下要帶上七星嗎”
朱翊鈞擺了擺手“不帶七星。”
宮中寶劍很多,大多是御制劍,外觀裝飾異常華美,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
朱翊鈞拋去那些華而不實的,挑了一把看起來最不起眼的,但劍身卻是經過千百次鍛造的精鐵。朱翊鈞拿著劍隨手一揮,劍氣削掉了旁邊小太監的帽子。
小太監捂著頭,嚇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抖抖索索的磕頭“陛下饒命”
朱翊鈞笑道“起來起來,陛下不要你的命,怪這劍鋒利了些。”
“王安,賞他”他想了想,“賞他一頂新帽子,再加兩個胡餅吧。”
“”
皇上可真大方,兩個胡餅也拿得出手。
這都是跟先帝學的,畢竟穆宗召集太監、錦衣衛比試射箭,優勝者也只賞賜了兩個胡餅。
畢竟,朱翊鈞只對他的張先生大方。
小太監磕頭謝恩,朱翊鈞拿著劍走出門去,忽然又說道“胡餅太干,吃著有點噎,再賜一壺茶吧。”
“”
朱翊鈞取了件,帶上貼身隨從就出宮去了。
在外面負責趕車的劉守有問道“陛下,咱們去哪兒”
朱翊鈞回道“先去張先生家。”
劉守有驚訝道“咱們今日不是要出城嗎”
“不急。”
朱翊鈞也不等下人通報,就跟到自己家一樣,熟門熟路的往里走,沿途的下人見了他雖然下跪行禮一樣不少,但卻并不驚訝。
朱翊鈞知道張居正不在,直奔花園,有人在空地上練劍,一看身形就知道是張簡修,當他轉過身來的時候,卻把朱翊鈞嚇了一跳。
“喲,這是哪里來的小煤球,夠黑的。”
張簡修聽到聲音回頭,看到他驚喜的沖過來,想要像小時候那樣,撲上去喊“太子哥哥”,又想到對方現在不是皇太子,是皇上。父親曾對他們兄妹幾人千叮嚀萬囑咐,無論之前感情有多深厚,尊卑有別,見了皇上不得無禮。
張簡修在距離朱翊鈞不遠處剎住腳步,手忙腳亂跪下來給他行禮。
朱翊鈞讓他起
來“夏天上哪兒野去了”
張簡修回道aaadquo哪兒也沒去,就在家里練武。aaa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