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并不在意“我也沒指望他入閣拜相,考過就好。”
“等他考中進士,就安排他去戶部,專門負責核算賦稅。”
戶部聽到這個消息差點嚇死,皇上這是安的什么心,帥嘉謨要是像在歙縣那樣來把戶部的賬冊都算一遍,那還得了。
三月十五是殿試時間,皇帝親臨皇極殿,策題發下,考生開始作答。
朱翊鈞挨個看了一圈,看到了帥嘉謨,卻沒看到張敬修。
后來他問張居正才知道,張敬修會試落榜了。
帥嘉謨最終的成績也不理想,但按照朱翊鈞交代的,內閣先把人安排到戶部觀政,之后自然也會留在戶部,從主事做起。
朱翊鈞有時候看過戶部的題本,會宣他來文華殿,告訴他自己想看什么,讓他回去準備。
帥嘉謨的確是個統計方面的人才,總能根據朱翊鈞的要求,在短時間內呈上他想要的。
馮保想起此人在歷史上的遭遇,為民請命,卻沒有一個好的結局,流放三千里。
如今這樣,人盡其才,挺好。
帥嘉謨在算學方面確實很有天賦,朱翊鈞對馮保說道“我現在覺得戶部也不適合他。”
馮保問“那依陛下的意思,哪里更適合他”
朱翊鈞說了個馮保意料之外的地方“國子監。”
“”
就帥嘉謨那個三甲三百多名的成績,自己寫個八股文都只是勉勉強強,讓他去國子監做官,那和誤人子弟沒什么區別。
但馮保明白朱翊鈞的意思“殿下是想讓他去教授算學”
朱翊鈞搖頭“我還想讓他去兵部、工部、欽天監,甚至月港。”
“但我發現,我不能逮著他一個人用,我得讓他發掘更多和他一樣,精通算學之人。”
他算是發現了,朝中這些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官員,除了像張居正這樣,于治國方面特別有能力和遠見的,其他人除了夸夸其談,就只會寫彈章給他添堵。真正讓他們干點事實,啥也干不好。
不過不要緊,張先生的考成法自會教他們如何做官。
他發現像帥嘉謨這樣有一技之長的人才,雖然圣賢書讀得不怎么樣,但是在需要計算的方面確實很好用。
就如同小時候大伴對他說的,算學是一切的基礎。就說一個考成法,從制定到落實,大臣們的考核、時限,哪一樣不需要算學
尤其是掌管國家賦稅的戶部,那更是離不開數字,他需要更多這樣的人才,來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通過八股文,選拔一堆就會拿圣人之言在朝堂上吵架的文官。
不過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已經過去了,下次考試還早著呢,人才也并非隨便找找就能有,此時不能操之過急,得慢慢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