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想先去巡邊。”
他去看了一場演習,回來之后,心心念念都是邊境事宜。張居正猜到了他第一站會去找戚繼光,沒想到還真被他猜中了。
老朱家的子孫,當了皇帝就想往邊境跑,這也算祖傳了。
張居正想到武宗,又想到英宗,鄭重的囑咐他“陛下,你得答應我,無論如何,不要到關外去。”
“嘿嘿,”朱翊鈞笑道,“先生是擔心我被蒙古人擄了去嗎”
張居正握緊了他的手“陛下,不要拿這個開玩笑”
朱翊鈞嗤笑一聲“蒙古人鎮有本事擄了我,那必將小王子綁回來,宰了祭祖。”
張居正被他嚇得魂飛魄散“陛下”
“那臣只能稟明太后,您要出宮的事。”
“別別別”朱翊鈞聽見“太后”二字,就頭疼,真被他母后知道了,他恐怕連乾清宮都出不去。
“我跟先生開玩笑的,我不出關,我就是去看看。再說了,這兩年北邊太平了許多,蒙古人不敢在這個時候進犯。”
張居正沒心思跟他開玩笑“陛下,此話當真”
“君無戲言。”
“請陛下答應臣,每到一處,必遣人回京告知您在哪里,將要去往何處”
朱翊鈞點頭“一言為定”
張居正還是不放心“太后那邊”
朱翊鈞道“我會向她說明。”
“陛下要不,您就在應天府走一走,看一看”
“先生”朱翊鈞竟是一把抱住了他,把頭擱在他的肩上,“你都已經答應了。”
張居正想說“我沒答應”,又受不住他撒嬌,只能嘆氣。
朱翊鈞又道“我母后那邊,你幫我多多勸慰她,她最聽你的話。”
“”
這話可不好亂說,張居正更沒法接。
朱翊鈞可以向張居正坦白,但決不能向皇太后坦白,所以他給娘親留下一封信。
他在心中提到,如果只是在紫禁城里,做一顆任人擺布的棋子,那么,對祖宗和天下百姓而言,是朱翊鈞做皇帝,還是朱翊镠做皇帝,并沒有區別。
唯有立下萬世不朽之功績,才能成為百姓心中不一樣的皇帝。
自古守成之君最難,難就難在一個守字。縱觀歷朝,三代之下,都想著無功無過,保守基業,哪怕在史書上只留下一個平庸之名。
洪武創業至今已有兩百年,大明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其他朝代同樣的問題,弊病叢生,危機四伏。守下去,無非是在沉默中走向滅亡。
綿延子嗣,早日立儲固然重要,但革除積弊,使這個龐大的帝國轉危為安,重現昔日大明之盛景更重要。
他請求皇太后給他兩年時間,兩年之后,看盡人間興廢事,再回到宮中,立后、大婚、生育子嗣,全憑母后安排。
當然,皇太后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他早已經離開紫禁城。
“陛下,”王安正在給朱翊鈞收拾行裝,“這身衣裳,您穿著似乎短了些,要帶上嗎”
朱翊鈞這兩年個子長得太快,許多衣服只能穿一季,宮中所穿的常服倒是年年都有做新的,出門穿的衣裳只有兩三件。
朱翊鈞說“就是袖子短了些,不礙的。”
馮保說“不帶了吧,多帶些銀子,路上買新的。”
朱翊鈞卻道“買新的要花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