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會做飯”
李誠銘不好意思的笑笑“最開始,我跟的師父就是火頭軍,我每天扛著一口大鍋,跟在他后面跑。”
朱翊鈞掐指一算,他把李誠銘發配到薊鎮來也快一年了。那時候就是想教訓教訓他,讓他吃點苦頭,還帶著一點私心。
那時候,他就已經計劃出巡,第一站正是薊鎮。他想的是繼續冒充李誠銘從軍。
沒想到,近一年過去了,當初那個廢物竟然真的練出來了。
可見,戚繼光善于練兵,絕不是浪得虛名。
這一十里跑下來,朱翊鈞精疲力竭,餓得頭暈眼花,卻沒什么胃口。干脆放了筷子,和李誠銘聊天“來吧,說說你這一年在戚家軍的歷練。”
“剛來的時候,什么都不會,只會哭,撒潑耍賴,想回家。”說起這些,李誠銘十分羞愧,“想著我爹和爺爺一定回來接我,再熬幾日就能回去了。”
“就這么熬了一十多天,家里甚至沒有派人來看看我,我就知道,他們不會接我回去了。”
“在軍營里被嘲笑,被孤立,沒人跟我說話,也沒人把武清伯長孫放在眼里,每日操練,完不成一樣要受罰,當時想著,不如死了算了。”
這一段符合朱翊鈞的想象,他覺得李誠銘這樣的紈绔到了軍營,本該是這是這樣的。
“后來呢”他實在好奇,究竟是什么樣的契機促使李誠銘的改變。
李誠銘說道“戚將軍規定,新兵要練耳目。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戚將軍自創一套旌旗和火鼓的號令,并刊印成冊,分發給每個哨隊,讓大家閑暇時聚集在一起學習。”
“戚將軍會到各處軍營親自考核,如果有一條記錯,就要被責打一板,以此督促大家學習。”
朱翊鈞點點頭“這個我在紀效新書上看過,這套他自創的旌旗和火鼓號令,在浙江時就有了。”
李誠銘又道“但戚家軍招募來的士兵全是農夫、礦徒、苦力,沒讀過書。我當時分到的那個哨隊,就只有我識字。所以,每晚都由我向大家誦讀并講解。”
“他們覺得識字的人很了不起,對我格外敬重,在操練中幫助我不掉隊,我也盡力幫助每個人牢記號令,通過考核。”
朱翊鈞一聽就明白了,這肯定是戚繼光有意安排的。
無論如何,看到李誠銘有今天的改變,朱翊鈞既感到意外,又覺得驚喜。
他問李誠銘“若朕現在準你回京”
“寫陛下”李誠銘不等他說完,就跪下謝恩。
朱翊鈞立刻沉下臉來,對他頗有些失望,卻又聽李誠銘說道“不過,我想下個月再回去,陪爺爺和父母過了端午就回來。”
“噢”朱翊鈞喃喃低語,“原來你是這么想的。”
李誠銘眼巴巴的看著他“可以嗎”
朱翊鈞道“那得戚將軍批準,他才是主帥。”
“”
下午,戚繼光又督促將士們練武,親自給他們做示范,攀爬城墻和懸崖。最后是各項考核,成績好的就賞,不及格就罰,板子實實在在打在身上,絕不手軟。
身為總兵官,對于士兵的日常操練,他都能做到親力親為,并且盡量照顧到每一處軍營,就沖這一點,就值得加官進爵。
之前有言官彈劾他并沒有殲滅多少敵人,可朱翊鈞覺得,戚繼光的功勞不在殲滅多少敵人,而在邊鎮安寧,常年無戰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