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繼光和譚綸大驚,互相對望一眼,皇上在說什么胡話
按照以往的經驗,奏疏呈上朝廷,朝中一定會有人提議,把這三人押回京城,凌遲處死,梟首示眾。
董狐貍他們有大明的世襲封號在身,那便是大明的臣子,三天兩頭進犯邊境,這也的確稱得上謀逆大罪,按照大明律,凌遲處死合情合理。
可殺了他們三人,然后呢,朵顏衛還是會有新的首領,又或者被其他部落兼并,以后,還是會打著為他們三人復仇的旗號,進犯大明。
殺了他們三人,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
戚繼光和朱翊鈞相處這么長時間,很清楚他是個有見地有想法的小皇帝,善于思考,洞悉事情的本質。絕不可能圖一時痛快,殺了這三個人。
但譚綸不了解這些,他上前一步,勸道“陛下,殺了董狐貍三人,絕非上策。”
朱翊鈞點點頭“不能殺,但也不能輕易放了。”
“他們立的誓言,我一個字也不信。”
馮保心想,你不信是對的,因為長昂只做到了永不進犯薊鎮,不到十年
,他就聯合其他蒙古部落攻打遼東。
朱翊鈞補充道aaadquo一位別忘了,咱們和長昂有殺父之仇。aaardquo
天予昭暉的作品大明皇孫的團寵日常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譚綸問道“那陛下以為如何”
朱翊鈞搖搖頭,實話實說“暫時沒想到,你們先寫封奏疏,向張先生上報此事。”
“遵旨。”
“不過”譚綸和戚繼光松一口氣,又聽他話中出現轉折,“別說人是我抓的,就寫李誠銘的名字。”
譚綸一愣,心道“那是不是還得參照當年的朱壽,給李誠銘論功行賞,加官進爵。”
朱翊鈞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封賞就不必了,這是他應該做的。”
其實,他心里想的是“低調一點,這身份我還要繼續用呢。”
皇上說,不能在奏疏中說人是他抓的,但沒說不能在信件里提。于是,同這封奏疏一起,還有一封戚繼光給張居正的私人信件,被一同送往京城,其中就詳細說明了,朱翊鈞如何帶人在董狐貍逃跑的路線上設伏,并生擒對方的過程。
張居正讀完信,心中百感交集,擔心是有的,但其中也夾雜著驕傲和欣慰,總之,用一句“兒大不由爹”來形容他此時的心情,最恰當不過。
只是,這件事可不能讓皇太后知道了,好在,他還有另一封信,朱翊鈞寄來的。通篇都在說戚繼光練兵有多厲害,各地總兵都應該向戚家軍學習;士兵訓練有多辛苦,若有貪墨糧餉之事,必須嚴懲;刑部左侍郎王宗沐之子王世琦竟然是戚繼光麾下一名校尉,和他爹一點也不像
還有李誠銘,當初欺男霸女的廢物,如今在軍營里改頭換面,有多上進。朱翊鈞還特別注明,一定要把這一段講給皇太后聽。
總之,他事無巨細把在薊鎮的日常都講了一遍,就是不提自己親自上陣活捉敵將之事。
這天,朱翊鈞閑來無事,去了趟大佬。他見到了關押在牢房中的董狐貍,對方也一眼看到了他。
“你叫什么名字”
“誒嘿”朱翊鈞驚訝道,“你還會說漢話。”
“會一點,”董狐貍生硬的說道,“你還沒有回答我,你叫什么名字。”
朱翊鈞說道“你聽好了,我叫李誠銘,是武清伯的長孫。”
“武清伯”董狐貍顯然沒聽過這位大明外戚,“什么人”
“別管他是什么人,你就說我厲不厲害,你服不服”
董狐貍說道“你小小年紀,武功確實不錯,但也勝之不武。”
朱翊鈞樂了“你還會用成語,那你倒是說說,我哪里勝之不武”
“你故意露出破綻,誘我入了你的圈套。”
朱翊鈞笑道“承蒙夸獎,打架和打仗一樣,光靠勇猛是不夠的,還得靠腦子。”
董狐貍說“敢不敢堂堂正正與我打一場”
朱翊鈞擺了擺手“不打了。”
“你不敢。”
“是你不配。”
王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