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境修士哪怕是身死道消,可其人因為已經完成了那一層蛻變,依舊能夠傳遞出許多東西來。
他凝視片刻之后,便一拂袖,轉身離開了此間,徑直返回了良州莊園。
接下來他又在青陽停留了三天,再是處理了一些事務,其中包括答應胡文吏在啟州建立修道學宮一事,最后再又去與惲塵見過一面,與之深談了一番后,便即帶著眾人登上白舟,離開了青陽上洲,往東庭都護府而來。
當年東庭烽火臺點燃之后,蘇芊的艦隊在濁潮之中行走兩月,半途之中屢次調整方向,方才來到都護府。
如今濁潮稍稍退散,有又望儀引道,即便不是軍府的斗戰飛舟,也只需半月時間就可達到那里。
雖他的白舟的速度更快,但是為了不至于偏離正道,仍是在海面之上徐徐緩行。
在行有七天之后,一個座孤拔巨峰出現在了海面之上,背后映襯著東方照來的無盡光芒。
張御站了起來,望著道:“神女峰,見到此峰,就說明距離瑞光城不遠了。”
他話音落下未久,便見到一片山海地陸的輪廓出現在了前方。
青曙道:“這就是先生的家鄉么?”
張御點首道:“我是在此進學,也是在此修道,后來才入了青陽上洲。”
許成通在旁稱贊道:“此地山海渾成,氣象萬千,也是如此,才得有巡護這樣的人物,不過許某以為,是巡護成就了此地,而非此地成就巡護啊。”
青曙贊同道:“這話也是沒錯,沒有先生,這里怕也沒這么大的名聲。”
許成通聽到這話,不由神情微妙的看了他一眼。
隨著飛舟愈加臨近,前方景物愈加清晰起來,位于地陸最西端的旦港也是進入了諸人眼簾之中。
這里本來只是一個海上的泊船港口,港口的建筑也是一百多年前都護府修筑的,而如今望來,卻是與以往大不同相同,除了地形未變,幾乎已是認不出原來的模樣了。
港口附近是一座座覆蓋琉璃穹罩的泊舟天臺,飛舟往來不絕,海上船只雖也有一些,可看去并不是以往那般用載送客人貨物的,倒像是游覽所用。
而港口之上負責守衛的士卒是一個個披甲軍士,看來連軍事力量也有所改變了。
白舟在挨近之后,便在一處泊臺射出的導引光束接應之下緩緩降落了下來。
守臺的管衛立刻調了一隊過來,將下方護衛住,白舟體型巨大無比,一見便不是等閑人物能乘坐的,他由不得不緊張。
待得白舟停穩,艙門塌融開來,張御將遮帽戴上,便帶著諸人走了下來。
見舟上一行功行莫測的修道人走下來,管衛神情一肅,對張御抱拳一禮,道:“這位上修,在下奉命查問關貼。”
青曙走上前來,將備好的關貼遞于其人。
那管衛看了看,見是青陽玄府的印信,后面內容他守住規矩沒有翻看,便恭敬遞回去道:“在原來青陽玄府的上修,在下職責在身,不得不驗,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