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功道:“如此調整,玄府也無需變動位置,我查勘地理時,見瑞光城地下還有一個較大得空洞,聞知那里埋藏有一個安神軀殼,我可在那里再行拓展,將玄府大宮筑于此處,并與啟山及母城連作一體。”
說著,他伸手在圖卷之上一撫,可見子母城之下幾乎是與整個城市相對應的大小的空間內,又是出現了一座規模極大的堡壘般的建筑。
不止如此,可見建筑周圍還有一條條延伸出去的地下馳道,不會飛遁的弟子也可由此去往都護府的任意一處地界,可以想見,隨著都護府的擴建,連通的馳道也會相對越來越多。
項淳側首看了下身后,見范瀾、齊武二人都是目不轉睛得看著,而其余弟子眼中也是充滿向往之色,顯然這一圖景十分符合眾人的心意。
其實他本人對此倒也算是合意,不過這終究要看張御這位玄首是如何想的,若是玄首不認可,那表面看上去再好的方略也沒用。
如同上一幅圖卷一樣,張御對此同樣沒有表達任何看法,他道:“不知最后一幅選定在何處?”
墨功這一次沒再從弟子接拿,而是直接從自己星袋之中將拿畫卷取了出來,他緩緩將之打開。
隨著光幕照出,里面顯現的景物一下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有的人不自覺往前走了半步,無他,這座城池著實太過宏偉了。
這座大城建立在一座大臺之上,此臺之高,J幾可稱是神宮巨闕了,便是橫臥在大平原上的安山山脈也不過到其半腰之中,而此處無疑就是建立在了安山之側,故是如此看去,安山好似只是城下一條大壩也似的城圍。
且在那安山山脈之上,還有綿延不盡的大小城臺及密密麻麻的飛舟泊臺,可以說,這處地界把整個安山都給囊括近來,成為了一條縱貫地陸的守御工事。
這是一座高出于所有山脈的云中之城,遠方的乞格里斯峰,也即是神女峰望去似只是城中的一座高塔罷了,其氣魄之恢宏,格局之雄偉,著實讓人嘆為觀止。
許英站在后面,震驚無比說道:“這是把整個安山都是一起圈在城中了,這,這能建成么?”
墨功撇了他一眼,道:“這位道友需相信我天夏之能,移山填海對我實非難事。若無改天換地的氣魄,憑何敢稱自己為天夏人?這位道友,你胸中格局太小了。”
許英悻悻道:“花費也是不小心吧?”
墨功道:“此次營造由玄廷和玉京首府承擔八成以上耗用,所以道友不必擔心府洲負擔不起。”說話之間,他也是轉首看著張御,似乎很是期待后者的選擇。
張御望著那一幅圖景,也是思量了起來,這一座城若建成,其規模無疑比前面兩個圖卷所展現的大城加起來還要龐大。
看得出來,這立造者,是想建造出一座與玉京原尚臺相類似的大臺。
而三份圖卷,其實表達了三個不同的理念。
海上建城偏向于保守,以經營海上貿易,監察戒備地陸為主,一遇危險,軍民隨時可以撤離。
而瑞光城的擴建則是不偏不倚,在原先的基礎上有所增進,但改變不大,乃是謀求固守原先疆域,而后謹慎面對安山另一邊的變化。
但是最后一個,卻是翻越安山,將這一條貫穿地陸的山脈甩在了身后,直接向內陸深處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