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明道人認真考慮了片刻,慎重言道:“萬明愿意受任此職。”
明周道人打一個稽首,道:“明周會將玄尊之言回稟廷上,過后玄廷議過,自會有正式傳詔送至。”
萬明道人拱手一揖,道:“勞煩道友了。”
明周道人與他別過之后,便即回去復命,廷上諸廷執見無有波折,此議便就定下。
而下一個廷議,則是討論正清道人所去之地,這一事沒有多少反復,諸廷執都是認可其人去往外層,最后定下其人去了北方七宿的虛宿鎮守。
接下來,諸廷執再是是議了一些瑣碎事宜,待得議畢,磬聲響動之中,諸廷執對首座道人行有一禮后,便即各是散去。
林廷執卻是稍緩一步,對首座道人道:“首執,張廷執已列席廷上,關于他升任廷執之事可否宣頒了?”
首座道人道:“可按禮宣頒。”
林廷執應了下來。
而張御這一邊,他見廷議已是結束,本待是回返守正宮,風道人以訓天道章傳言道:“張道友,可能一敘么?”
張御頓住腳步,回應道:“自是可以。”
風道人行步上來,他一揮袖,一葉長舟到了腳下,自云海之上緩緩渡至眼前,伸手一請,道:“張道友請。”
張御一點頭,便踏步上去,頓感一股勃勃生機彌漫開來,隨著風道人也是走了上來,便見一股青氣上行,在高處結成頂廬,身前并有桌案生成,風道人請了張御坐下,呼喚一聲,云海之上,自有值司星辰的神人下落,為他們傾茶倒水。
風道人道:“道友來了上層之后,還未在云海之上游覽過吧?”
張御道:“確實不曾。”
他在上層,多數時候處于修煉之中,很少出外游玩,這也是因為他與其余廷執不同,有還有分身鎮守東庭,并且身為守正,天夏哪里都可去的,不需要事先通傳。
風道人道:“我天夏在此開辟上層之后,便將古夏之時的景致一一在云海之上復拓化演,可以說是與那時景物一般無二,諸位真修同道也便是在這諸多勝景之中潛修。”他伸手一指,“看哪里,此便演化出了來的古夏之時的瀛萊三山。”
張御望過去,見云海之中,有三座山巒若隱若現,壯觀絕秀,雄奇巍峨,頗為一股仙靈意境。
風道人這時又略帶感慨道:“過往那些真修,正如這些景物,隱于云海深山之中,與凡世遙隔,故是風某一直以為,自立天夏之后,真法之道早已是疏離凡間,此刻當是我輩玄修嶄露頭角了,開辟新途之時了。”
張御對此沒有否認,風道人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放在古夏、神夏之時,道法本來就是少數英銳才可修持的,而此輩在擁有了莫大威能后必然會與凡世脫離,因為雙方追逐的東西便不一樣。倒是后來天夏的誕生,這里面忽然有了一個較大的轉變,開始向下顧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