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御走入了光氣長河之中,來到了自己席座之上,轉目一望,諸廷執也是一一現身而出,他先與諸位廷執見過禮。等有片刻,見得首座道人到來,再是見禮過后,隨著一聲磬響,便與諸廷執一同坐定下來。
首座道人緩聲言道:“諸位廷執可有呈議么?”
鐘廷執拿起玉槌一敲,發出一聲磬音,他站起一個稽首,道:“鐘某有一呈議。”
待諸廷執都是看過來,他才是言道:“首執,諸位廷執,我天夏自與上宸天一戰后,一年整頓,兩年休養,如今民生漸復,因外敵已去,我等也改是轉為內拓了。”
林廷執道:“如何內拓?”
鐘廷執道:“鐘某以為,在維持原先格局之上,當是繼續增擴府洲,好為今后萬世計。”
韋廷執沉吟一下,道:“鐘廷執的意思是要增洲擴府?可是四大府洲此際正向外開拓,有必要再設洲府么?”
鐘廷執道:“再設洲府鐘某以為也是有必要的,不過并非眼下,鐘某所言,指的乃是擴中洲,增下洲。”
“中洲、下洲么……”韋廷執撫須深思。
鐘廷執看向長河上端,道:“鐘某留意了一下近三年來的四大府洲的傳報,除了東庭之外,其余府洲無不是遇到了一定阻礙。
譬如安越都護府,那里發現了一處地海通路,那里有著各種神異生靈和異神,時時進犯洲域,牽扯了洲域不少力量。
再是昌合府洲,越是向外開拓,所遇土著異神和神怪次數便越頻繁,蓋因為我等將原本荒蕪人煙的所在改造成了沃土,故是皆來搶奪。
這只是向外,而在內呢?如今各地紛紛上報,說是神怪漸多,頻頻對洲域發動沖擊,剿不勝剿,原因亦是大體相同。
但鐘某卻是發現,青陽上洲卻是少有受到侵襲的。”
說到這里,他看向張御,道:“我曾看過一份呈報,當初張廷執擔任青陽上洲玄正之時,曾在荒域之中派遣修士營造了駐地營壘,當時是為了防御警戒霜洲的侵襲,后來則逐步成了聚集地。
正是靠著這一座座屏障,使得青陽上洲在外圍就擋住了各種神怪和神異生靈的肆虐。
而青陽上洲這般情形,這說明此法是行之有效的,我等只要照此在外設布壁壘,各洲用少量修士再配合大量造物甲士,玄兵、飛舟,就能在野外立足,成為洲域之屏藩。
而當這些筑壘合在一處時,就能在洲域之間形成穩固的駐地,由以此擴為下洲、再是中洲,此可一步步去做,少則數十載,多則上百載,當便可剪滅內患。”
韋廷執想了想,道:“我亦同意此見,當初設立一十三洲后,若無上宸天、幽城脫離之事,那么以中洲、下洲為元節,用以串聯各洲之舉其實早該開始做了,如今鐘廷執此建言,乃是將當初之策拿起,亦不算激進。守敵于內,不如卻敵于外。”
陳廷執道:“可用此法先治一二洲域,再觀其后效。”
戴廷執道:“陳廷執此言乃穩妥之見。”
座上諸廷執都是出聲贊成,顯然都是認可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