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上我”這時候親自出面。
可若是“上我”當真正在意這等事的話,那早就出現了。
事實是過去數百年來,無論昊族如何掀起內戰,又與諸派如何攻伐,都不曾有真正上層修道人出面干涉過。
退一步說,就算“上我”真的出現,那他反而能夠確定目標了。
在數百萬飛舟,還有諸多上層力量晝夜不停圍攻半月之后,陽都終于有些堅持不住了。而此刻傷勢恢復的白古蝠重又飛臨陽都上空,加入了攻襲陽都的隊列,這更是雪上加霜。
再是十多天之后,參與守御的十數個昊神靈性崩裂,化為無數氣光而去,一時不得恢復,而氣壁隨之被突破,隨后幾個備用的造物大日被逐一被擊破,從空墜落地表。
到了這個地步,任誰也能看出陽都大勢已去,故在第三十天時,朱什為了保住昊族元氣,先是將族人親眷安排離去,最后派遣使者出城,向熹王乞降。
熹王沒有因此志得意滿,為防長老團暗中有所圖謀,派遣了一隊軍眾和許多造物煉士入城,用了十多天時間,在長老團的配合之下,將整個陽都城域接收過來,包括陽都所有留存下來的戰爭兵器,也是一并收納。
這其中還有一支達多三十萬眾的精銳舟隊。此舟隊因為在面對熹王占據絕對優勢的上層力量前沒有用處,所以根本不曾派遣出來,使得較為完整的保留下來。
待將陽都城中所有的武力收繳,己方軍眾控制了所有地界后,熹王這才將王舟泊入了陽都之中。
長老團選擇了投降,這是因為那位常生派的修道人告知他們,若是他們等待下去,或還有一線生機,但其人又明言自己只能看到數載之后,至于再往后,沒有法器,他也是算不明白。
熹王現在也沒拿他們動手,因為還需要穩定人心,且打下了陽都,首先最為關鍵的就是那昊皇之位的更替,他還需要利用投降的長老團,暫時為他提供法禮上的支持。
唯有成為了昊皇,他才能掌握昊族最核心的權柄,才能掌握三大所,乃至于一應皇族內庫。等達成了目的,再把長老團踢開仍是不遲。
此時此刻,他身邊跟著那名造物煉士,與朱什一同來到了一座晶門之前,他看著那里面閃爍著的光亮,道:“他就在里面么?”
朱什沉聲道:“皇帝數十年不曾醒來,我等也只是維持他的生機。”
熹王把杖鞭一甩,諷聲道:“你們自然要維持我這位兄長的生機,不然又如何維持法禮呢?”
朱什只是沉默不言。
熹王呵了一聲,杖鞭向前揮了一下,那造物煉士當先入內,過了一會兒,又走了出來,對他點了下頭。于是他大步走上臺階,往晶門之中跨入了進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