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明道人的功行不算特別高,但是斗戰能力不弱,飛遁速度也是極快,故他若行探查之事是十分合適的。
他這一去就是兩月,不過回來之時借用了元都玄圖,主要時間是花費在了趕路和察看那方地域之上。
待歸返上層后,他沒有半刻停歇,直接來到了守正宮中。待見到張御,略微交代了下此行經過之后,就把手一揮,灑開一道靈光,將自己此番之所見詳細展現出來。
張御望去這道靈光之中,見里面浮現出了平原大地,似是由天空向下俯瞰,景物還在以極快速度往后倒退著,這應該就是畢明當初之自身視角了。
沒過多久,飛遁速度緩頓下來,可以見到在那些山嶺平原及河湖流淌之畔,有著一個個水草豐茂的小城,這些小城星羅棋布于大地之上,里面的生民不難看出都是一些土著。
而在每一座城市中心,都有一座華麗神廟矗立在那里,從建筑風格和祭祀方法能看出,其當與異神有著不小的牽連。
上一紀歷的異神的幾乎都是如此,對此他也是很熟悉了。雖然經歷了濁潮,但上紀歷的地陸上的最大勢力,也就是異神這個群體實際上并沒有完全消失,反而相當繁盛。
這或許是因為異神并沒有能夠成為真正的“主宰”,也沒有一個囊括諸陸的異神國度出現,此輩都是散落無邊地陸之上,去往虛空的也是少之又少。
可以說,異神本來就是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各方神國都不曾同合,靈性力量也沒有能夠發展到巔峰,所以濁潮對祂們的影響也就沒想象中那么大了。
天夏在入世之后,在極長一段時間內就是與這些靈性異神斗戰,且還有相當一部分異神加入了天夏。
從莫契再到伊帕爾,無不是強盛一時,稱為主宰沒有問題,但是異神卻無法與上兩個紀歷神祇相比較。如果天夏未曾至此世,那么事情的發展,很可能就是泰博神族侵入內層,進而引發更大的濁潮變化,從而順勢將所有的異神摧毀,終結上個紀歷的文明,并開始此紀歷的輝煌。
可是天夏到來的使得一切發生了變化,不但擊破了本該侵入內層的泰博神族,并且還扛住了地陸之上絕大多數神異生靈乃至一部分異神的圍攻,由于天夏承擔去了絕大部分壓力,這也導致異神這個群體并沒有被濁潮完全沖刷掉,有相當一部分存活了下來。
張御是清楚的,天夏疆域之外還存在著大量的異神,可因為天夏以往的主要對手不是祂們,所以只要此輩不對天夏造成侵害,也就不必要去理會。
而從眼前這幅景象看起來,此輩似有著共同的向心力,并正走向其原本應當行去的道路之上。
隨著畢明的視角越過這些零零碎碎的邊緣城址,隨著更肥沃的豐饒所在而去,逐漸出現了更多的城市,更為精致壯麗,且越往里去,密集程度也越高,里面的生靈更健壯,更具活力,異神的神力也在增加。
這里神恩遍布,靈性力量影響著豐饒的水土,在到了靠近中心的位置處,則是出現了一座通天高塔,在畢明的靈性目光之中,那云穹深處有著藍白色的閃電光芒,那里有著密集豐沛的神性力量,并且過一段時間就有一道神性光芒從地陸上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