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道人見他選擇鄧景,也是毫不遲疑拿起玉槌,敲了一下,選擇應和他之言。
韋廷執看了一眼陳禹,拿起玉槌一敲,道:“鄧鎮守的確較為合適。”
林廷執此刻點了點頭,亦是舉槌相應。
而余下廷執紛紛表示了自身看法,除了竺廷執和晁煥一般選擇放棄舉薦,大多數人都是認為鄧景較為合適。
到此一步,已然可以定下人選了。
陳禹道:“鄧鎮守既是受舉最多,那當立鄧鎮守為廷執,明周道友,你來擬詔。”明周道人在旁應下。他又對玉素道人言道,“稍候廷議結束,就由玉素廷執持詔前往玉京,召其入廷。”
玉素道人肅然應下。
陳禹這時望向長河下方,沉聲道:“我今擔任首執,此缺位當有替繼。”他轉首看向張御,伸手虛虛一引自己原來所坐之位,道:“張廷執,請坐此間來。”
張御略一思索,當即站起,抬袖一禮,而后踏光氣上行。
諸廷執看著張御走上去,有人覺得理所當然,有人神情復雜,有人面無表情,有人則是暗中欣喜。
玄廷之上,首執之位是有明確定名的,次執則不是,但在實際上,卻是首執之下最有分量之人,也通常是被默認為上一任首執去位后,最先接替首執之位的廷執。
原本武廷執坐于陳廷執之下,按照慣常做法,應當是由他替繼此位,不過此刻他并沒有什么表示,顯然對此早有預計,甚或是陳禹早已與他私下溝通過了。
而眾廷執心下也自有評判,武廷執本就是一個不怎么喜愛言語及行使權柄之人,只是管束鎮獄,所以由他擔任次執也確然不怎么合適。
張御來至僅次于首執的席座之上,對陳禹執有一禮,后者也是肅容還有一禮,這是首執對次執所表示的禮敬,意味著兩人今后要相互協調依托,共扶天夏向前了。
執禮過后,張御一展袖,便在此位之上坐定下來。隨此舉動,席上也是伴有一聲長長磬音。
而接下來,其余廷執也是逐個移位,不過間中空出一位,這是準備留給鄧景成為廷執之后所坐。
所有席座重新列定之中,無有一人提出異議,皆是默認陳禹的排布,而經此之后,無論是從禮數上還是實質之上,陳禹都已是穩固了首執之權柄。
陳禹待眾人重新坐定,道:“今次諸事議畢,張廷執、武廷執且先留步,其余諸位廷執皆是散去吧。”
眾廷執有些詫異,以往莊首執做事,從來不會在廷議之后單獨留下誰人,只會在議前召請人來,設法了解諸人想法。
不過新首執的做事風格,自然是會與莊首執有所不同的,他們也需慢慢習慣和觀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