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真山戰隊的辦公場地就在他們巷子里,他們將這里稱作隊部,本質上還是食堂。大屋是餐廳,三層閣樓當儲藏室,原來的廚房和雜屋拆掉,兌換了三個集裝箱,聯通,安裝上下水和全套的不銹鋼廚具,以及大冰柜。
余哲這段時間里,帶著從修造組和醫研組挑選出來的十幾個助手,在手工打造電廠。目前綿竹山站使用的電力是從周邊三個小水電站輸送過來的。這三個在災變后廢棄的小水電站,是從別的水電站請來的人在運營,暫時不存在什么問題,但未來水電站能堅持多久,余哲是全無信心的。既然未來可能長時間在古城堅守,那在這里建立一個晶核電廠就很有必要了。在水電站沒有出問題之前,晶核電廠可以不實際運行,一旦水電站不能供電了,晶核發電廠就能頂上去。
晶核供電的技術在末日系是很成熟的,余哲對此研究很深,在來到這個世界后,也曾在讀檔重啟的時空制造過,但那時從指環系統兌換了工具,現在是徒手制造,難度打了好幾個量級的。而且,現在要制造的是一個給全城供電的電廠,裝機容量需要在十萬千瓦至百萬千瓦之間。
臺樂和饒東萱一直忙著協調各種報表和人員安排,各種工作銜接和申請文件,忙得昏頭漲腦的。
樂霖和奚嘉美自知沒有幫忙的能力,也不去幫倒忙,先全世界走了一遍,在調查各地情況的同時,也收集一些物資,他們擔心這恐怕是最后一次收集物資了。
但綿竹山站儲藏空間有限,大大限制了樂霖和奚嘉美的收集廣度。
全球行結束,樂霖給余哲做了個匯報,依舊是全球普遍下雨,海平面正在快速上漲,卻依舊沒有大章魚的蹤影。
余哲目光堅定:“會出現的,一定會出現的。”
樂霖自己動手,做了一大桌章魚足大餐,余哲跟過來,和樂霖、奚嘉美一起大吃了一頓,百分之六十進了樂霖肚皮,奚嘉美吃的不到百分之一,剩下的都是余哲包圓。
奚嘉美和樂霖美美睡了一覺,然后去京西,進行奚嘉美深愛的傳統家庭娛樂——打弟弟。
京西的雨比天府略微小些,據白熙含說,附近已經出現過幾次山體滑坡了,山下應該是相應出現了泥石流。
被蝗蟲吃得光禿禿的,被太陽曬得干脆脆的山地失去了留住水土的能力,暴雨裹著泥沙石塊將房屋推倒,將幸存者掩埋,只要被裹進去,極少有能幸免的,即使變異獸和喪尸也是一樣。
蝗蟲已經快被人們遺忘了,只有吃留存的蝗蟲干兒的時候才短暫想起來,不過是還不到一個月,卻像是過了很多年,現在大家都在憂心,不知道這大雨還要下多久。水庫一直都在泄洪,但泄洪口的排水量跟不上暴雨的傾瀉,水位一直都在上漲,潰壩是遲早的事情,雖然之前水電站也沒發電,或者是沒有向這邊供電,但畢竟是個念想,現在,連念想都要斷了。
如果是喪尸沖上山,大家還能逃,現在到處都在下雨,到處都可能出現塌方和泥石流,能往哪里逃?敢往哪里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