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天府站的物資還在轉運中。
天府已經不能說內澇了,童欣站在三十六樓的落地窗前往下望,無論怎么看,這妥妥的都是面朝大海,可春暖花開在哪里呢?在哪里?
果然,詩歌都是騙人的鬼話。
童欣是主動要求來天府站的,她本來是副組長,升值為組長是順理成章的,她并沒有多大喜悅,她是喜歡天府,以前去旅游過,很不愿意離開,那是一座來了就不愿意走的城市,廣告詞是這么寫的。現在她很想離開,但走不掉。別人可以走,但她不行,她是組長,是天府站守備組組長,她得堅守到最后。
車現在是上不了路的,只能靠船,而從這里到綿竹山站船又只能開很小的一段,剩余距離還得靠軌道車。公路已經被泥石流沖斷,鐵路多次修復,火車太重,不敢運行,只有改裝的雙頭重卡能跑。每天兩班。天府站這邊的組員帶著儲物袋,乘坐用多條皮劃艇連接加固的筏子,被沖鋒舟拖著,開一百多公里,在一個臨時搭建的漂浮碼頭停下。碼頭就固定在鐵軌上,下了船就能上車,開不了多久就到達高川站。鐵路在高川站分岔,往西北去的通往九寨溝,往東北去的通往平武,平武前面一站就是綿竹山站。
天府站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盤點物資,分門別類地收入儲物袋,然后轉運到綿竹山站。
每一批攜帶儲物袋的組員,下船上車的時候,隨車帶了的空儲物袋都會由開船的組員帶回天府站,這邊再裝,然后是由下一批撤離的組員帶去綿竹山站。
每天撤離兩班人,每一班大概五十人。
童欣還得再堅守一個多月才能離開。
童欣有時候會憧憬,也許用不著那么久,也許明天雨就會停,水也會退去,也許,那個時候就不需要舍棄掉天府站了。童欣心里很矛盾,盼著離開又不愿意離開。
第二天,大雨又小了一些,已經可以判定為中雨了,
又過了兩天,變成了小雨。
童欣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祈禱發生了作用,更糟糕的是她不記得當時是想誰祈求——是觀音菩薩還是三清老祖還是如來佛祖還是基督耶穌還是四海龍王?或者是別的什么,她腦子里裝了太多神圣,而且排名不分先后,究竟求得誰,或者求了那幾位,她轉臉就忘了,這就叫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
余哲命令緊跟著傳來:趁著雨小,加快進度,加緊撤離。
童欣很不理解,明明天要晴了,何苦還要撤離?
但童欣不是鮑莉,她沒有頂牛,將不解放在了心底,忠實地執行了余哲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