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內是蒙蒙煙雨,綿竹山和綿竹山站是小雨淅瀝,西一站和西二站工地是中雨,防御罩邊緣是大雨,交界線外是一道水簾,內部減弱的水量都在這里了。再往外就是暴雨,跟天府站等區域相同。
通訊組在行政辦講完后就開始給西一站的新成員辦卡。
自己有手機的可以繼續使用,沒有的可以兌換一部新手機,通訊組備著大量手機呢。
辦卡是大事,如今手機身份識別是綿竹山站最重要的身份確證程序,也是使用積分點數進行兌換的賬戶識別手段。自火車隊伍成立,每人都有一個手機卡,當然,手機可以有很多,也都能上網,但手機卡卻是每人一個的,號碼是唯一的,與指紋和掃臉綁定。
辦了卡,上網登陸,大家都看到了自己賬戶,也看到了兌換列表。
既然是兌換,那就是有進有出的,有物資的也能拿去兌換成積分點數。這些人雖然是逃難來的,但最緊要或自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都隨身帶著的。其中主要就是晶核和蝗蟲干兒。在兌換列表里,晶核的價格讓大家覺得還算滿意,但蝗蟲干的收購價就太便宜了,而且對品質要求還挺高的。
部分幸存者將自己存下來的晶核拿了出來,兌換成了積分點數,然后兌換物資。這部分幸存者要不就是進化者,要不然就是家里有進化者,不是進化者很難獵殺喪尸或變異獸,也就不容易搞到晶核。而晶核這東西大家都覺得很有價值,應該是非常值錢的,但會利用的人不多。到手后基本都存著,而這東西有小又輕,貼身收著就行,攜帶方便,誰都沒有扔,全都帶著的。
雖然說等級偏低,數量還行。
手里沒有硬通貨的幸存者就趕緊找能有什么活兒可以掙飯錢。
在路上,幸存者們也憧憬過,希望來了能有救濟,能有現成的衣食住行條件,也曾彷徨,擔心到這里后沒人管。現在到了,住的給解決了,不說多好,起碼每人都有一個鋪位,有些一家人住一個隔間,感覺還行。其余的各項也都有,但需要支付費用。雖然可以賒賬透支,但總是要還的。有些人有些嘆息,但已經經歷了一年的末世折磨,最初那種一心盼著拯救以為一切很快過去的幻夢已經都破碎的差不多了。
能靠工作掙飯吃已經是很多人的夢想了。
提供給西一站幸存者的主要工作是去西二站建設工地幫工,有很多不同工種,各種進化者和普通幸存者區別對待,工種不同工價也不一樣,但很公平,跟修造組和儲運組的正式組員是同工同酬,不存在臨時工干活正式工拿錢的國企弊端。
西一站的幸存者休息了一天,收拾好自己的新住處,第二天很多人就去西二站工地干活了。陸續也有一些人向各組投遞了加入的申請,等待著面試的安排。
過了兩天,雨又逐漸變小了。
西二站工地在四天后順利竣工,開始建設西三站。
余哲在綿竹山站兩側都規劃了三個衛星站,分別是西一站、西二站、西三站,東一站、東二站、東三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