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真山答應幫著帶東西,儲物袋里還有多余空間,裝些物資沒問題。開車問題也不大,隊員們都會開車,別說汽車了,火車也是照開不誤。
等大家都收拾好,已經下午三點了,車隊離開景區,向東北方進發。也是開一段下來走一段,四天后才回到綿竹山站,倒是比他們上一次轉移幸存者快了很多也快樂很多。
回到綿竹山站地界,陳真山給余哲打電話,將情況對他說了一下。
余哲考慮了一下,然后讓陳真山將人安置在綿竹山站,就住在綿竹山站原來各組的駐地,現在各組都搬到了古城中,這里就空了出來。而且這里是利用原本車站的固有建筑維修改建的,條件其實比西三站更好,而且離著古城大門也近,這對于開館子來說尤其重要。
讓余哲動心的是西餐和中餐的廚師隊伍。后勤組的廚子們手藝真不怎么樣,余哲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下廚,現在是岑綠易下廚。岑綠易的廚藝對于年輕女孩來說算是相當不錯的了,但跟專業的廚師比還是有距離的。聽陳真山說了這些廚師給他們做的菜肴,余哲充滿了期待。他隨后就給修造組下了任務,讓他們將綿竹山站的候車大廳以及附屬建筑改建成一個餐館,高級餐館。
夜總會和桑拿的建設余哲也不反對,但不著急,可以晚一步來搞。
這個時候,馬凡南帶著城防軍以及家屬,還有一部分愿意追隨的人,正在漢中休整。甩開海洋變異生物的威脅,大家情緒都放松了下來。在前方,工程隊正在加班加點的搶修鐵路橋。綿竹山站派出的修造組在另一端趕工,已經過了廣元,要不了多久就能匯合,到時候就能直接到東一站了。
從洛邑新城離開的時候,總共有近五十萬人,到渭南的有四十多萬,其余的都散開,去了別的地方。從渭南到長安,進入新長安城的有十余萬人,另外六七萬人去了咸陽,還有些人散開,各奔東西——向東的沒有,西北,正西,西南都有。離開前,連城防軍都分裂出去一股三萬多人的隊伍,要去大西北。
一起到漢中的已經不到十五萬了,而休整過程中,又陸續有人離開,投奔附近山上的幸存者聚居地。
離開漢中的時候,還跟著馬凡南的只有十余萬人,連前面搶修道路的施工隊都走了七成。
馬凡南并沒有沮喪,他很看得開,只是有些擔憂。剩下的這十多萬人兩極分化非常嚴重,有不到兩萬是城防軍最核心的精銳,是他起家的班底也是他一直統帥的嫡系隊伍,戰斗力很強,其余十來萬人則是家屬和城里的幸存者,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普通幸存者,幾乎沒有一點兒戰斗力。馬凡南內心中其實很希望這七八萬普通人也離去,但他不能驅趕他們離開。而帶著他們是沉重的拖累,也是沉重的責任。
工程隊的人數大量減少,工程進度就明顯慢了下來,馬凡南只能指望綿竹山站的修造組多打通一些道路。
等馬凡南到東一站的時候,又過了三天了。
臺樂在東一站跟馬凡南見面,相互交流了一番。東邊三個站,東一站、東二站、東三站全部移交給馬凡南,馬凡南將自己存的所有晶核都交給了臺樂。臺樂提醒馬凡南,趕緊收拾放在東一站外山上的物資,而寄放在古城的物資也需要馬凡南自己安排人去運走,最好快點。
電費由馬凡南每個月統一結算一次,通訊費每人人自己交自己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