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看向桃花妖。
桃花妖淺然一笑“我省得,請先生放手施為”
李往矣點點頭,走向香案。
巖石香案置于秀峰嶺之巔,李往矣一襲青衫,持六支桃枝香燭立于案前,氣質大異于往常,變得肅穆、專注。
忽地魏綸眼前一花,只覺香案前的李往矣,身影飄忽,隱隱與天道相合。
“老大,這是”
“天人感應,這是天人感應李公子到底是何等人物竟能與天道交感相應,莫非是寒山書院上院,隱藏的讀書種子”
天人感應,儒家最著名的大道神通之一,非儒門天驕,絕代醇儒,不可悟得。
郭橫北怎么也沒有想到,只有一境的李往矣,竟然能施展天人感應,與天道交感合契。
難怪他敢試請天地封正。
這是行非常之舉,必有非常之手段啊。
就在這時,李往矣以三炷香置于香案祭天,以三炷香插于地壇敬地,隨之拿起放于案上的奏表。
胸中九千八百道浩然正氣同時激蕩,爾后肅然清朗的聲音,響徹天地
“大魏天寶五年,有女冠自中土踏海而來,過橫州,因見余陽諸縣瘴多而戾繁,恐多生妖邪,不與人居,遂于秀峰之嶺置一桃簪,以為鎮印。
桃簪既置,天雷滌之,風雨催之,霜露涵之,越三年,簪壁見綠,秀峰孕靈,乃為新芽,此誠應天時而生,賴地利而長也。
新芽挺拔,即為桃木,木生則戾氣散,桃長則瘴霧消,蓋因有靈之木,能養多福之土,山水變焉。山水有靈,而后民生有幸,種粟植稻皆豐產而無病災,至今三百年矣。
噫,此非行至善而成大德哉
然則桃木積德,而鬼蜮窺之。有一人魔,生于污邪,長于齷齪,欲成大道,不求諸己,反覬覦桃木花妖之本根靈物。奪而不得,便吞人以為皮,禍害人間,矯發賞令,役使除妖行道之輩,提劍而侵桃妖。彼則隱匿于群,伺機發難,終使桃妖傷而本源碎。
嗚呼,此合天道善惡報償之理耶
善者受難而惡者囂,純良遭損而邪魔益,吾未嘗聞也
今余途嶺,恰逢其會,降魔救妖,理所應當,然桃妖本源破而妖心損,醫之需由天眷,非人力所能及。
圣人曰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
惟請天公地母憫其不幸,憐其慘凄,封正以全其身,賜名以彰其德,此亦善哉”
奏表伏請天地封正桃花妖書正文,一共三百八十四字,李往矣每念一字,胸中即有一道浩然正氣飛散,融入天地之中。
整篇奏表念畢。
只見他青衫一震,作揖而拜“儒門弟子,寒山書院李往矣,有請天地封正桃花妖”
郭氏兄妹、魏綸跟著抱拳吶喊“大魏橫州捉妖師郭橫北、郭楠君、魏綸,有請天地封正桃花妖”
連小芊君也小臉認真地學作揖,嫩聲喊道“寒山書院小芊君,有請天地封正桃花妖”
轟隆隆
五人話音剛落,原本萬里無云的天空頓時風起云涌,驚雷炸響,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閃電同時出現,從天而降,仿佛無數道彩練。
與此同時,秀峰嶺周遭山根震動,快速隆起,所有草木迅速生長,如受甘霖,須臾之間各色繁花開遍八百里山野。
各山各嶺上的飛禽走獸,更是一起朝著不斷隆起生長的秀峰嶺叩拜,虔誠又戰栗。
桃花妖漂浮于空中。
山嵐水汽和天降彩練交匯在一起,化作一道神光,籠罩在她身上,神圣而威儀。
幾百里外,寒山書院周冷溪、董斜陽、柳不鳴三位副山長一起站在寒山最高處,向東而眺。
“天地封正,三千年未有之盛事啊”
大魏朝廷欽天監觀星臺。
皇帝、內閣首輔、大學士、六部尚書、五督神將府大都督、欽天監監正等,齊聚一堂。
北止戈洲劍道大宗風雪崖,崖主蘇南絮坐于云崖之上,凝望南邊。
崖外云霧之中,劍影穿梭,幾欲南下。
數千里外,北止戈洲神道第一山東華山。
一架云紋神輦從神宮中飛起,直上云霄,向西而行。
s:伏請天地封正桃花妖書是我隨便寫的,要是有用詞、語序不對的地方,請各位看官寬宥。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