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老者拿起鋤頭走向田間,歇息夠了,準備繼續干活,得趕在下一波雨水到來之前,把菽豆種下。
徐子謙脫下長衫,擼起袖子跟上先生,道“先生,您且樹下歇息,剩下的活都交給我吧。”
“不善,我又沒老得不能動彈,哪有都交給別人干的道理”
“先生教訓得是,弟子謬矣”
徐子謙一直跟隨先生,在地里忙活到了日暮,才穿回儒衫離去。
不多時,一封密信從瑯琊學宮寄出,送往中域寒山書院。
東南清嘉洲,余江書院。
一位身材中等,長相普通,氣質卻清俊不凡的青年儒生,立于書院一涼亭。
看著手中同窗抄寫的大道金榜,青年儒生神情微異。
清嘉洲大道人榜第一名郭外斜。
郭外斜,字青山,余江書院儒生。
涼亭中青年儒生的目光,卻沒有落在這人榜魁首處,而是看向了人榜之后的驚世名錄。
“還以為中土神洲那位少年君子,便是當代最出眾的儒家讀書人,沒想到北止戈洲卻出了一位李往矣。”
“以一境之身,行天地封正之事,果真奇人哉”
正當青年儒生獨自沉吟時,幾位年齡相仿的儒生,從小徑走來。
不等入亭,便紛紛恭賀“青山兄,伱是我余江書院自建立以來,第一位榮登大洲人榜之人,且一舉奪魁,當浮一大白”
“不錯,我已經拿來了五十年份的余水大曲,特為青山兄賀,今日不醉不歸”
“我已著長風樓掌柜送來酒菜,一會兒就到,不醉不歸”
青年儒生又看了一眼驚世名錄里的名字,收起大洲金榜,與諸位同窗共飲。
“謝過諸位,今日我請客”
中土神洲,有一座機關大城,名曰墨城。
墨城乃是九洲墨家門徒心中的無上圣地。
墨家自墨子開創以來,傳至今日,分為三脈。
其中一脈,以相里式為首,出過好幾代巨子。
當九份大道金榜傳揚天下時,年僅十八歲,一身黑色勁裝的相里引弓,站在墨城一座塔樓上,手握大道金榜卷軸,眺望北方。
“北止戈洲,寒山書院,李往矣。”
“我入世后的第一位對手,有了”
北止戈洲,云水國,一輛牛車向東而去。
駕車的是一位老漢。
牛車里,則是一位青衫書生,一個翠裙女童。
以及一位爛醉如泥,不知睡了多久,更不知何時才會醒來,額頭上長了一對龍角的少女。
大道金榜公布時的喧鬧,已經散去。
李往矣帶著小芊君繼續東行,因少女仙龍練霓兒繼續處于醉酒昏睡狀態,師兄妹倆只好把她也帶上。
離開東滸城已兩日,六月上旬即將過去,北止戈洲一片燥熱。
小芊君拿出南流景送的見面禮青霄龍眼,放在牛車上,這件半仙器晶瑩剔透,青光流轉,無時無刻不散發著一股涼氣。
讓車廂里面變得十分清涼,暑氣難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