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書生看出了她的異樣,問道“怎么了”
青衣女童將疑問拋了出來“先生,師婆是一位女子武神,師公又是一位文道大圣人,那他們兩個是誰更厲害”
年輕書生被問住了,愣了一下才回道“也許是師娘更厲害一點因為每次出了什么問題,比如你師公要懲罰你大師伯的時候,只要師娘一開口,先生總是只能退讓、作罷。”
青衣女童感覺自家先生這番話,做出了回答,但又好像差了點什么。
最終她沒去想了,畢竟她只是青湖鎮里的一只小青鯉而已,只讀了很少的一些書,很多事情都想不明白。
年輕書生看到青衣女童這反應,一陣莞爾,也沒再討論這個問題。
雖然此處沒有他人,也離著寒山書院有千萬里遠,但背后議論先生、師娘,總是有些逾矩。
這個牽掛著聽溪園先生、師娘、大師兄、師妹們的年輕書生,正是聽溪園的二弟子,李往矣的二師弟余渡白。
年關將近,他也正領著新收的弟子,準備返回寒山書院。
青衣女童原是東蓬萊洲東平國青湖鎮,一只喜愛讀書的小青鯉,因緣際會之下,拜了他為先生,賜名余喜書。
此時師徒倆,正準備去往東蓬萊洲最西邊的西望仙家渡口,好乘坐跨洲傳送陣,返回北止戈洲。
眼見快要到山頂了,趁著先生帶自己御風飛行之前,青衣女童余喜書趕緊問道“先生,你還沒有說小師叔呢,芊君小師叔真是天生劍草么我看不少仙家邸報都說,拜入風雪崖的芊君小師叔,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劍道第一人。”
因為東蓬萊洲是劍道大洲,對于劍道相關之事尤其關注,雖然小芊君在北止戈洲名聲不顯,沒多少人注意,但是在東蓬萊洲卻早已引發了一大波議論,幾乎各家說得上名號來的仙家邸報,都報道了這位出身寒山書院,卻“轉投”風雪崖的翠裙小姑娘。
她為劍草一事,更是早已傳揚開來。
余渡白和煦地回道“你芊君小師叔是不是天生劍草,為師也不太清楚,當初先生和大師兄,將她從后山撿回來的時候,除了額頭上的葉子印記外,并沒有其他特殊的地方。”
“因為她年紀太小,還沒有正式修煉,平日里也并沒有展現過劍道方面的相關天賦。”
“不過既然大家都這么說,又被風雪崖葉歸人親自帶上山,應該差不了吧。”
青衣女童點了點頭,呆呆的臉上,露出了幾絲滿意的神色。
余渡白看著有些奇怪,問道“怎么了”
青衣女童回道“先生,大師伯和芊君小師叔都這么厲害,那我是不是不用修煉,以后也沒人敢欺負我了”
余渡白再次被自家徒弟的話,給說無言了。
不過一想清湖鎮初遇見時,滿身泥巴丑兮兮的小青鯉,好像這小家伙會說出這話來,也不奇怪
畢竟她看起來,真的不怎么“聰明”,能靠著大師伯、小師叔的聲勢,一世安好也挺不錯的。
最終他說道“修不修煉以后再說,書你還是需要好好讀的,你大師伯最喜歡愛讀書的人,而你芊君小師叔,最聽你大師伯的話。”
青衣女童再次點頭,帶著背后的大書箱都一點一點的,回道“我會認真讀書的,一定讓大師伯和芊君小師叔,都喜歡上我。”
余渡白以手扶額,有些憂愁。
這小家伙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寒山書院聽溪園第三代的第一個弟子,是大師姐,這么不“聰明”,領回山去真的好嗎
自己既然收了她,先生應該不至于不接納,但對自己亂收徒,先生可能會有意見啊。
希望大師兄也能回山過年,這樣先生責罰下來,也能幫著勸阻。
想到這里,身著布衣的年輕書生,忍不住回頭眺望了一眼西南遠空。
青衣女童卻是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話,讓自家先生犯起了愁,依舊不緊不慢地跟著先生身后。
很快師徒倆便來到了山道的最頂端,余渡白便按照之前說好的,駕馭清風,帶著青衣女童,去往前方的仙家渡口。
北止戈洲,中域,寒山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