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飛升之夜,神主娘娘聯合韓夫子等絕巔人物,逼迫所有圣人飛升,只怕“獨儒”大爭已經鬧騰起來了。
“更新師弟,剛贊揚完你,我發現你卻要比我想象中的還要超拔,難怪你能開創變易新道,人間有你,乃儒門之幸也”王守拙忍不住再次夸贊。
“敢問師弟,這方儒道世界,進展到哪一步了”
“獨尊儒術之舉,可有結果了對于這方世界,對于百姓,是好還是壞”
李往矣搖了搖頭,道“儒世界離完善還很遠,最終結果如何,也還無法定論。”
“不過有一件事,卻已經明了。”
王守拙好奇“哦什么事情”
李往矣清聲回道“如果在滅世浩劫來臨之際,人間九洲四海億萬生靈,若是無法團結一心,共同抗敵,天地必覆”
“因為儒世界中,天下已經覆滅了一次。”
隨后李往矣便請王守拙與他同游儒世界,果然看到了一個山河破碎、生民零落的劫后世界。
隨著李往矣這位“老天爺”摘取歷史記憶,王守拙看到在強大異族侵襲之際,位于天地之中的寒國內部,仍然只顧著爭權奪利,各個所謂的儒家大賢皆蠅營狗茍,廟堂不顧百姓,百姓不知廟堂,縱然有少許仁人志士看見末日浩劫來臨,有救亡圖存之心,也終究徒勞。
最后堂堂儒家天朝,被異族踐踏覆滅,所有繁華盛景皆化作虛無。
天下,亡了
“更新師弟是鑒于此,才提出會盟北洲,繼而會盟整個天下的大計”王守拙神情復雜地問道。
他沒有想到這方小世界里,會發生這等之事。
它某種程度上,很像是人間天地的滅世浩劫的先兆預演。
李往矣點了點頭“不錯,所以我希望未來整個北洲,整個人間天地,都能夠站在一起,萬眾一心,共挽天傾。”
王守拙也頷首道“師弟且放心,愚兄一定傾力促成此事,我相信三教百家、各大王朝的圣賢、君臣們,在浩劫來臨之后,也都能看清這一點。”
李往矣溫煦笑道“我相信師兄,也相信各位圣賢、君主的眼界,相信人間天地萬靈的智慧。”
當看完儒道寒國的整個覆滅過程后,李往矣便帶著王守拙離開了“塵世”,返回了天穹之上。
作為“老天爺”,李往矣仍舊不干涉這方世界的進程,任憑其繼續演化下去。
王守拙看看頭頂星空,再看看漂浮在星空下的雄偉“書山”,道“此方世界的光陰流轉,與人間不同。”
“師弟有此一術,可向天借得百年,甚至更久,確實有希望閱覽完所有書籍。”
“師弟早已讀過萬卷書,再讀完這座書山,不知將會發生什么,愚兄很期待那天的到來。”
李往矣拱手回道“借師兄的吉言,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隨后王守拙便退出了書山秘境,而李往矣則走入了書山之中,拿起了離得最近的一卷古書。
當他翻開書頁的時候,浩然之氣流轉,萬千鴻蒙小世界自然浮現,于書山之中沉浮。
這一幕,神奇而浩大。
一個陰冥灰暗的世間里,一個邋里邋遢的漢子,極速從遠處飛掠而來,身后跟著數不清的魂影鬼物。
在即將被無數鬼影鬼物淹沒的時候,邋遢漢子一個鷂子翻身拔地而起,瞬間落到了幾十里外的一座古城城墻上。
古城城樓上,站著一個氣質飄逸,身負長劍的身影。
看到漢子狼狽的樣子,背負長劍的身影不但沒有一點同情,反而好奇問道“你這是又去招惹了哪一尊鬼帝”
拔腿逃跑的時候很狼狽,坐到城墻上的邋遢漢子,卻甩了一下斜劉海,自以為很瀟灑地說道“蕭大劍仙,你也太看不起我阿笑了,就一尊鬼帝,能耐我何至少也得三尊,五六七八九十尊。”
這兩位,光從稱呼就知道,乃是告別李往矣和小芊君后,殺入大陰間的大劍仙蕭逸和阿笑。
李往矣前不久還掛牽著他們,此刻他們的狀況,卻看起來很不錯。
“五六七八九十尊么我記得上次遇到那位幽若鬼帝,你就差點被她給留下了,成為了一位鬼新郎”蕭逸笑著說道。
阿笑卻瞪了他一眼,道“伱知道什么上次要不是看她身世可憐,又記憶紊亂不堪,我才不會對她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