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磚黑瓦的學校大禮堂。
看榜的學生,已全部過來。
只是人數顯然未到一百之數,比早上過來時,少了一撥。
王山河找了找,沒看到李堅強。
感慨這貨比他還有自知之明,41分,也可以吧,他才43呢,就兩分。
當然對方是文科。
“建昆,沒事,肯定是他們搞錯了,我待會跟你一塊去文教局,非得要個說法”
李建昆扯了扯嘴角。
此時此刻,也只有小王愿意相信他。
王山河盯著人群最前方,牙癢癢,狗幾把嘚瑟個啥,哪壺不開提哪壺是不
這事完了,再敢纏著鐘靈,看老子不套你麻袋
靠墻的水泥高臺上,登上幾名學校領導。
魏東平一幫老教師,杵在高臺一側。
“同學們好啊”
“校長好”
開口說話的是一個清矍小老頭,望海中學校長,湯明肇。
這位狠有點東西,一手書法已入家門,據說市里省里都有領導收藏。
要不然也不能干了半輩子一中校長。
期間地都動了,他沒動。
湯校長口才了得,來了段冗長的開場白,最后,引用教員的一段詩結尾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同學們,屬于教育的時代來臨了,屬于你們的時代來臨了
“我希望無論這次是否高中,同學們一定不放棄,你們還很年輕哪
“把握機遇,把握時間,待明年今日,再請長纓”
“嘩啦嘩啦嘩啦”
臺上臺下,掌聲雷動。
李建昆瞥向小王,也像顛了似的,手差點沒拍死血。
全場應該就他一個人沒鼓掌。
講得挺好,以后別講了。
“同學們,湯校長一席金玉良言啊,巴拉巴拉”
無論哪個年代,總少不了官僚這一套。
所幸這位帶來了正經消息。
1977年,浙省高考錄取分數線。
學校兩位副校長之一的許高峰,手里捧著一份文件,事無巨細,娓娓道來。
“下面,我把省招生委下發的,高考的錄取分數線,整體都公布一下,大家作個了解”
高臺下,安靜異常。
學生們紛紛豎起耳朵。
本屆浙省高考錄取分數線,采取百分制,進行了極其詳盡的細分。
首先,是工作實踐兩年以上的。
這里得說道說道,早年推薦去上大學,有一個硬性標準
必須在基礎崗位上工作歷練兩年以上。
農村也不乏工作崗位。
不少在城里安排不了工作,根正苗紅的年輕人,就樂意下礦山農場之類的地方跑。
徐慶有原本就是這想法,高中畢業后,找個地方務農兩年,攢資歷。
錄取分數線,理科41分,文科53分。
嘩
現場一片嘩然。
分數超過這個錄取線的學生,瞬間顛了。
反之,沒達到的學生,面如土灰。
那些剛好踩線的學生,先是虎軀一震,但很快又無比沮喪
他們應屆高中畢業生的錄取線,指定要比這個高啊。
這類考生顯然有政策傾斜。
大概率是完了。
其次,是工作未滿兩年的。
主要指留在城里的待業青年。
錄取分數線,理科44分,文科56分。
媽呀
剛沮喪的踩線俠們,不少人掩面痛哭起來。
說什么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