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
清晨,朝陽初升時,暫安小院門外,已經聚集不少人。
大門左側的水泥墩子上,張貼著一張紅紙,其上用毛筆書寫著44個人名,后面還帶著經營項目。
比如,排在前面的幾位
許桃,手工著色、木雕。
張華,燒麥。
林秀秀,刺繡。
劉小江,小商品。
至于為什么是44個,而不是46個,李建昆當然要自留兩間,兩間也就夠了,這年頭能搗騰的不多。
這不店長都齊備嘛。
1號店長金彪,2號店長陳亞軍。
他留的是靠東墻的那排橫房,從左至右數,第二間和第四間。
一左一右,正好分別對著兩條通道。
進入暫安小院后,當面是一堵墻,勢必要向左右拐彎,誒一拐過來,當面,抬頭,便是這兩間鋪子。
“哎,果然沒有我。”
“嘿嘿,我中了我中了”
“得,人辦事也算地道,咱好歹不虧。”
院門前,有人唉聲嘆氣,有人喜不自禁,也有人一臉釋然。
倒沒人惱怒鬧事。
紅紙最下方,還有一行字
“凡現場制作過吃食的人,可以到大門口處,領取1塊錢。”
王山河這會,就貓在他的崗位上,把著院門,一手拿著小本本,一手攢著一沓嶄新的一元票子。
有人來領錢,信息確認下,沒問題馬上發放。
“同志同志,我叫張華,做燒麥的”
張華好容易擠到門前,滿臉激動道。
王山河瞅瞅本子,這人確實入選了,遂拉開院門,給個笑臉道“來,你進來吧。”
說罷,還遞過去一塊錢。
張華微微一怔,詫異道“我也有啊”
他想著自己都中標了,還發個啥錢呀。
“不寫了嗎,只要現場做過吃食的人,都有。”
一塊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張華心懷感覺,恭敬雙手接過。這邊主事的人,辦事那叫一敞亮。
對于能入駐這個院子,更添一抹興奮和自豪。
主意自然是李建昆的。
一點小錢,卻能解決不少隱患。
雖說身在一個草莽并起的年代吧,但該莽的,才能莽。
該穩的時候,也得穩如老狗。
上午九點。
44人全部到齊,進場。
王山河鎖上院門,離開堅守一個禮拜的崗位,走向院內。
此時,小院左側的通道里,居中擺著一張長條桌,李建昆三人仍坐在后面。
實在搞不來這么多椅子,44人只能站著,有的在兩排屋檐下席地而坐。
大伙現在最關心的問題是好容易中標了,盤鋪子又得多少錢
多半人神情緊張。
這么好的鋪子,比在場不少人家里都強。買賣扎堆做,每個商戶又都有好活,幾乎能預見以后人流爆棚。
可正因為如此,想著租金指定不能便宜。
他們哪怕東借西湊,也未必夠啊
44人中,只有倆人全然不愁。
一個是劉小江,他慶有哥跟他交過底,街道辦的文件都看過,這鋪子根本不收錢。
但他特低調,不好松懈,仍保持著高素質的姿態。
這不鋪子還沒到手么
慶有哥說了,以李老賊的尿性,高低還要簽個東西。
另一個是許桃。
作為狗大戶的徒弟,她自然近水樓臺先得月,就連此刻站在這里,都屬于暗箱操作。
盤鋪子的事情,門清
但她不會嚷嚷出來。
這么重要的消息,當然要師傅來宣布嘍。
李建昆瞟向左右,金彪率先站起,掃視眾人,笑容晏晏道
“先作個自我介紹吧,不然很多人光知道個名字,對不上號。我叫金彪,海淀南大街的。”
陳亞軍跟著起身,彎著嘴角道“鄙人陳亞軍,西城的。”
大伙巴結意味明顯,倆東家你能不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