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滋”
“唰唰”
“簌簌”
耳邊嘈雜一片,藍鳥的到來,使得這家“國裕服裝廠”不少人被驚動。
萬勇顯然是這里的常客,剛在一個管理模樣的人耳邊,嘀咕了幾句,對方沖李建昆二人一笑后,拔腿便走。
應該是去喊負責人了。
趁著這個空隙,李建昆來到一間廠房門口,打量起里面環境
紅磚瓦房,約莫三百平方,密密麻麻擺放著幾十臺縫紉機,每臺機子后面都坐著一位女性,有中年婦女,也有妙齡姑娘。
一個個利索干活,腳踩手推,十分忙碌。
很美好的一點是,李建昆在她們臉上,并未看到麻木,還有膽大的姑娘,偷偷瞄他們一眼,吐吐舌頭,又立馬低下頭。
古靈精怪。
相對于過去掙工分,這里的工作,顯然能給她們帶來更大收益,在這年頭,能很直觀地改變生活。
不像后世,全國那么多年輕人涌入南方,帶著同樣淳樸的目的用辛勤勞動改變生活。
然而物價飛漲,工資卻逐年蠕動著,人們漸漸發現,千里務工,不過也就糊口而已。
許多人在這片嶺南之地上,付出了青春,卻很難得到這里的一磚一瓦,當青春不再,何處來,歸何處。
眼前這一幕,讓李建昆回憶起不少原本已經模糊的記憶;想起了不久之后,即將出現的南下打工潮。
思緒萬千。
這時,身后傳來聲音。
“哈哈,貴客臨門哪”
李建昆轉身,搭眼望去,這位“廠長”的造型,跟他所想完全不同。
似乎火氣太旺,才20攝氏度的天氣里,只穿一件白色兩根筋,趿拉著一雙人字拖,手搖一把大蒲扇。
五十上下的年紀,身材還算魁梧,頭發茂密炸裂,像一捧樅樹絲,鋪在光亮的腦門上。
“財叔,這二位是北方來的李生和陳生。”
萬勇做著介紹,說罷,又貼到財叔耳邊,嘀咕起來。
“噢”
財叔嗓門很大,壓都壓不住,聽到一半時,問“多大的主顧”
萬勇沖李建昆二人訕訕一笑,壓低聲音道“我是吃不下,人家根本瞧不上,不過這不是先找上我么,第一批貨還是給我了,六千塊的訂單。”
“呀”
“說是北方有四十六間鋪子,估摸怕是那種子弟,來頭不小。”
“哎呦喂,二位”
財叔蒲扇在手中一拍,笑瞇眼,剛才喊貴客,只是客套話,生意上門,逢人都得這么說。
現在才發現,還真是大貴客
“來來,李生,陳生,這邊請這邊請,到屋里坐。”
財叔趕忙親自招待,熱情得很。
想想看,萬勇都能成為他的大客戶,足以說明這年頭客商多么稀缺,能摸到他們這里來的,更少。
廠房隔壁,有間紅磚小平房,里頭擺著幾張五屜桌,墻上訂著紅旗和錦旗。
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某機關單位辦公室。
李建昆四下打量,眼神很快被桌上的一摞雜志吸引。
遂踱步走過去,隨手拿起一本。
可算知道這么一家小廠,是怎么搗鼓出那些時髦衣裳的了。
這些雜志,有港城的,有寶島的,還有日韓的。
全是時裝雜志。
“二位,來,喝茶。”
財叔端來搪瓷缸,笑呵呵道“李生可別笑話,好看的衣裳以前誰也沒搞過,我們只能學習學習外面的經驗。”
學習二字,用得極妙。
李建昆笑問“這些雜志上的款式,咱們廠能生產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