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拍賣會,最終搞成了私人專場,也不知道多少人心里有句,沒說出口。
當一個人實力過于強大時,其他人縱有不滿,但更多的還是敬畏。
人的劣根性一向如此。
您猜怎么著
當拍賣會接近尾聲時,竟有不少人特地上前打招呼,想要結交李建昆,表示自己手上也有些好物件,或許以后也能談談買賣。
李建昆適時把小王推到臺面。
惡人他來做,果子讓小王摘。
兩人打一開始商量搞古玩的時候,就已經分工明確,以后在古玩圈里廝混的是小王。
他
今兒純屬打個醬油。
“李兄,王兄,你們這么多物件,怎么弄回去啊二位住哪兒的來著”
“叫輛三輪子唄。”
“甭叫了,我能搞到等著哈,我去去就來。”
誒
這個小馬同志,還怪積極的。
李建昆樂了,原本想撮合小王跟他結識,日后古董圈里,比他玩得還溜的,真沒幾個,私人博物館豈是那么好建的還是90年代。
甭管小馬同志現在有錢沒錢,背景可真不簡單。
沒記錯的話,好像是空軍大院出來的。
嘿誰承想,他自個鉚足了勁往上貼。
臨了臨了,控場的富態老頭也過來打照面,姓朱,跟買主們不同,他可太喜歡李建昆這樣的人了。
小王跟他互留了聯系方式,朱老頭說,往后再有局,一準邀請他們。
宣武到海淀,約莫十五公里。
下午的烈陽之下,一輛三輪子賣力前行,后斗中不光塞滿桔梗,還鋪了上下兩層被褥。
蹬車的瞇瞇眼,揮汗如雨。
旁邊跟著一輛二八大杠,李建昆騎車,小王在后座。
三輪子是馬衛都的,二八大杠也是。
他非說自己三輪子蹬得溜,要他來蹬,您還別說,確實挺溜。
“李兄,我有兩個挺冒昧的問題,想請教一番。”
“你看你,都挺冒昧了,還請教。”
馬衛都郁悶,這人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李建昆瞥他一眼后,笑了笑,“行啦,開個玩笑,問吧。”
小馬同志喜笑顏開,嘿嘿道“第一個問題,你哪來的這么多錢啊”
甭提什么背景不背景的,這方面他懶得打聽,搞得好像誰沒有一樣,問題是他就沒錢。
李建昆在他臉上盯了兩秒,笑道“馬兄啊,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我這條路呢,且不提不適合你,告訴你,你也不能干,咱還是嘮點別的吧。”
馬衛都想收古董,但他沒錢,好容易碰上一個賊有錢的同齡人,迫切想打聽一下來錢門道,尋思見樣學樣。
李建昆呢,并非藏著掖著,他雖然談不上對馬衛都多了解,但分析分析,就知道他絕不會搞個體戶。
此時的小馬同志,似乎還是工廠職工,80年代初時,他會發表一篇今夜月兒圓,你以為他會從此踏上文學青年之路嗎
沒那么簡單,他直接當起編輯。
后面發掘了王朔等人。
走這條路,他一月也能掙個千八百的,照樣屬于年代強人。
您看,既文青,又是京圈的,家里還有背景。個體戶這么上不了臺面的營生,你讓他搞
膈應誰呢。
馬衛都自然不是笨人,話到這里,已然有所猜測,倒也并未因此看輕李建昆,這哥們氣質非凡,談吐得體,可渾不似尋常的小商販,內里狠有點東西。
“第二個問題,李兄,你一下收來這么多老物件,是對此著迷,還是有些別的想法”
也就是年輕人啊,但凡過了三十,都不能這么直接。
李建昆曲臂向后方指指,道“他著迷,我呢馬兄,你是怎么想的,我就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