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大,特繁瑣,需要人專事溝通。
珞珈山那邊來信,推薦了沈紅衣,熟人熟路,外加這姑娘文學造詣也不淺,早晨社便特事特辦,邀請她入社了。
沒錯,邀請。
李建昆聽完眉頭緊鎖,沒想到還有這么多彎彎繞繞。
“那你們下一次招新是什么時候”
“不好說。剛才跟你講這么多,你應該也明白,創辦這一代的重大意義,目前我們全社的精力都放在這上面。”
李建昆撓了撓頭,這尼瑪,等都沒個盼頭啊。
“那啥,同學,你們創辦這么牛的刊物,缺資金嗎”
眼鏡愣了愣,不明白啥意思,實話實說道“之前是缺,各種找錢,現在好不容易湊齊了,武漢那邊已經開印。”
說到這里,眼鏡露出一抹難掩的自豪。
這一代凝聚了他們太多心血,總算盼來問世,十三所院校文學社的集體匯力,外加范圍這么廣的聯合,不難想象,它必將在全國文學界,引發一場軒然大波。
這就不好搞了呀。
李建昆暗嘆口氣,這幫搞文學的,跟強哥他們舞蹈社可不同,要是赤果果地提“買社員”這種話。
你信不信眼鏡哥能噴他一臉
那個憤喲
沒轍了。
李建昆告辭離開,到樓梯口時頓腳,尋思要不要去找下徐孫子,這廝在校文學社還是個干事,其實這刊物那刊物的,領頭的,參入編輯的,幾乎是一撥人,都他們文學系的。
不過這個想法剛生出來,就被他甩出腦子。
他有把握拿捏徐孫子,但他不想欠徐孫子人情。
還是,另找機會吧。
一周后,暫安小院。
“叮鈴鈴”
雖然忙著泡妞,各種找機會,但生意上的事情,李建昆也沒落下,上午如果沒課的話,九點鐘之前,他肯定要過來晃一圈。
院門一側,幾輛黃包車沿著院墻,排成一隊。
車夫正湊一塊聊天打屁。
“聊什么呢,這么熱鬧。”
李建昆笑著打招呼,現在說來,這些車夫也是自家人,都跟院里的商戶有長期合作。
“喲,昆哥,吃了嗎您”
“早啊昆哥。”
車夫們熱絡回應,甭管年紀大小,都得喊聲哥,出于尊敬的意思,跟京城的老一輩喊爺,是一個道理。
“沒事嘮嘮唄,還真有點新聞呢。”
一名車夫也是閑聊道“我剛送了趟客去清華站,好家伙,站口幾個人圍著一堆書,嚎啕大哭,可真沒見過哭書的,聽說還是幾個北大學生。”
聽聞這話,正準備進院的李建昆,頓住腳。
“噢咋回事啊”
“他們應該是去火車站接貨,有列武漢開來的火車剛進站,捎來的八成就是那些書,肯定書不對嘛,有問題。”
武漢捎來的書,北大學生去接貨
李建昆蹙了蹙眉,不自覺想起,前幾天在早晨社辦公室,眼鏡說的那些話。
按眼鏡所說,跟武漢那邊溝通制刊事宜,可是沈紅衣專人負責的。
他下意識問“那些學生里面,有沒有女的”
“有一個。”
“長啥樣”
“嘿,昆哥你要問這個,我印象賊深,那女大學生真叫一個漂亮,畫里走出的人似的,大眼睛,小嘴巴,翹鼻尖,白白凈凈,齊肩發哎,就是哭得有點慘,眼淚汪汪的。”
唰
李建昆猛一擺自行車,調頭。
遂大長腿一甩,沿著黃土馬路,直奔清華園站。
弄得車夫們面面相覷,怎么的,還能認識唄
章節名筆誤了,改不了,應該是早晨社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