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得好像邀請什么名流人士,去港城相商大事似的。
不過掃完邀請函的內容后,李建昆又哭笑不得。
里頭有句話是這樣的“本人與李建昆偶然邂逅,相愛相知,久未逢面,相思成疾”
沒錯,黃茵竹打的是他戀人的名頭,那么這封邀請函,大抵可以總結為以愛情之名。
雖說有點胡搞吧,但李建昆也不好去埋怨人家姑娘,他告訴過黃茵竹,他還在讀研。一個學生,非親非故,人家姑娘能以什么理由邀請你去港城呢
“誒誒你別塞進去啊,給我看看。”
“你看不懂。”
“老子瞎唄”
“都是繁體字。”
小王氣結,不服氣道“我邊看邊蒙行不建昆你個狗日的,別老是欺負我沒讀書哈”
“哎,當初讓你復讀你不讀,現在還不晚,要不”
“滾”
小王扭頭就走。
他王山河放過的狠話,向來一口唾沫一個釘。哼,大學,當初你不要我,老子還不稀得搭理你
李建昆確實準備“滾”,邀請函既然到了,得趕緊去把雙程證申請一下,批復還不知道要多久,機關衙門的效率,懂的人都懂。
一個鐘后,李建昆帶齊學生資料,相當于他在京城的戶口,在海淀衙門總衙,經過半小時“口試”,外加半小時“筆試”,可算搞完申請。
“對啦同志,能打聽個事嗎”
辦公桌后面的中年大叔,態度和藹,表示不打緊。
這位小同志可不能小覷,北大研究生,還有個港城對象,這以后還不得日貫中西、前途無量啊
“現在想在京城落戶,除了對調外,還有別的辦法嗎”
李建昆問的是他二姐。
開年他準備帶二姐過來。其他的都好說,二姐想上班,他安排,不想他就養著。怕被人當成盲流,大不了再買套房子,掛在二姐名下。
唯一的問題是,二姐上輩子嫁給一個小癟三,過得太苦,他心心念念想改變二姐這輩子的婚姻,想讓她嫁給一個有涵養有素質、愛她疼她的知識份子,家境如何還是次要的。
他姐雖然只有小學學歷,但容貌上佳,性格溫婉,他覺得配得起這樣一個人。
既然來到京城,那么在這邊找的概率非常大,這就牽扯到戶口問題。
這年頭即便結婚,如果一方不是京城戶口,依規,仍然不能在京城久待,其實不僅僅是京城,許多大城市都一樣,無數夫妻分居兩地,民間流傳的解決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對調。
所謂對調,用大白話講
你找到一個想去的大城市的居民,剛好對方也有意調去你所在的地方,一拍即合,隨后你倆完成從戶口到單位編制的全方位對調,仿佛交換人生。
君不見,當下京城的馬路電線桿子上,隨處可見對調信息,但九成九都是想往京城調的。
然而這種方式并不適應于他姐。別說農民沒有事業編,就算有,誰樂意調去大山旮旯種田
李建昆不想讓她姐遭人編排,說些什么“沒戶口,靠套房子硬賴在京城”這樣的話,或者遭未來夫家嫌棄。
所以給二姐上戶口的事,必須提上日程。
二十二歲,過完年二十三,擱這年頭是大姑娘,只怕熬不到85年戶口政策放開。
“你是替別人問的吧外地人想落戶,除對調外還有什么辦法沒了。”對方回道。
李建昆追問“真沒考上大學,將來留京工作,也算一個辦法吧就沒有其他特殊辦法”
對方遲疑一下道“你都說特殊辦法,這我就不清楚了。”
那就是有
李建昆眼神明亮,他還真不信在這個法規不健全的年代,一個戶口的事,找不出破綻。看出這人不愿多說,他也不強迫,但心思已經活泛,尋思得抽空去給東升街道辦的姑奶奶拜個早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