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朦朧,華燈初上。
四合院正北房的堂屋里,李建昆悶頭對付一缽子家燒雜魚,他姐燒了好多,算上山河那份,問題是這小子又不見人。
算他沒口福。
“姐,那你自己想干什么呢”
李建昆倒也明白他姐閑不住,在家干活干慣了,猛不丁閑下來吧,還真的凈長肉。雖然在他看來這樣胖乎乎的剛剛好,那叫一豐腴。
他姐剛才已經說過,不愿到暫安小院幫工,覺得自己干不來銷售的活計。
讓她去坐著收錢,她又不樂意。
李云裳早有合計,湊近幾分,興致勃勃道“建昆你看做食餅筒怎么樣,我覺得南方北方的人應該都能吃得慣”
食餅筒是浙江沿海地區的一種特色食物。
類似于北方的卷大餅。
不同在于更“秀氣”些,使用的并非大餅,而是薄薄一層面皮;里面包裹的東西主要為粉絲、雞蛋絲,以及各類菜肴。
條件好的再切一塊五花肉進去,等餅筒卷好,澆進去一勺肉湯嘖嘖,想想李建昆都流口水。
“你看哈,這邊也不愁地方賣,前面有你們北大的兩個南門,后面有老虎洞大街,擱哪賣都行。”
李建昆上下瞅瞅他姐白色束腰休閑白襯衫,配棕黃格子喇叭裙,腳下是一雙矮跟黑皮鞋。
南方過來的今年新款夏裝。
四九城里找不出比這更洋氣的打扮。
“看啥呀,跟你說正事呢。”李云裳一指禪戳在他額頭上。
“姐啊,你自個覺得,你去擺攤適合么”
“我不穿這身不就行啦。”
“那你也擺不了。”
“為啥”
“會被抓的,先不說個體戶營業執照,你連京城戶口都沒有。”
李云裳“”
姑娘計劃得很好,倒頭來卻百密一疏,忘記自己是個盲流。
李建昆這么說有些刻意,實在不情愿他姐去干小吃攤的活計,忒累
“姐,你要想干餐飲,我幫你開家飯館,或者小酒館啥的。”
做老板娘就行。
李云裳打不起精神,“我一個盲流,還能開鋪子”
“我幫你搞定戶口不就成了。”
“能搞定”
“有點眉目。”
“建昆你可真厲害”
李云裳心情峰回路轉,重新開始憧憬,開個鋪子,倒是更好。
反正她真的沒辦法再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感覺人都會廢掉。
見姐姐重新露出笑臉,李建昆會心一笑,思忖不能再等,明兒就去見姑奶奶,問問到底啥情況,上次話說一半。
隔日,一覺睡到自然醒。
這幾天李建昆是不打算回燕園的,回去是個什么局面,他用屁股都能猜到,至少要等到詩歌大賽結束。
吃罷小龍媽熱在鍋里的小米粥和大肉包子。
李建昆給閑得無聊的姐姐,找了本牛虻看,這才顛著自己的縫合怪,來到東升街道辦。
天知道街道主任周慧芳,盼他過來有一陣兒,聽說他現在閑下來,有時間,嘴都差點沒笑歪。
“小李,喝茶不”
“周主任,您別忙活了,我這為落戶口的事,急得吃不好睡不好的,您老給個話唄,到底能不能辦”
“能。”
呦嗬
可勁賣慘的李建昆著實驚到一下,這么干脆
轉念又想到,姑奶奶想讓他辦的事,不簡單呀
“不過,小李啊,我也有件事想請你幫忙”
來了來了
兩人坐在靠墻的木藝沙發上,周慧芳把纏繞她許久的那件煩心事,娓娓道來。
“是這樣的小李,我們街道辦下面呢,有兩家廠子,其中有家和平刀具廠,連連虧損,可又不能不辦,街道好多人指著這份工作養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