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十多天過去。
長征食堂隔壁的隔壁,小酒館。
是的,這家酒館的名字,在李家姐弟的合計之下,就叫小酒館。
當然了,占地近兩百平方,放眼這年頭的京城,單論喝酒的地方來說,它可實在算不上小。
如今里面的格局,跟剛租過來的時候,已經大變模樣。
以許桃的爺爺,許大爺為首的幾名老木匠,按照李建昆的設計圖,忙活這么久,吧臺和舞臺早拾掇好,油漆都刷上,現在忙著打桌椅板凳。
另有一組人馬,金彪幫忙找的。
負責拆墻砌墻、走線、布管,刷大白這些個。
目前進度也搞完大半。
畢竟擱后世就是個裸裝而已。
暫時不好整得太奢華,一來容易招麻煩,二來說不定會成為門檻。
氛圍不夠,燈光來湊。李建昆已經讓人從南方淘了些西貝貨。
“咚咚咚咚”
“嚓嚓”
“bangbang”
耳邊嘈雜一片,師傅們干活發出的噪音此起彼伏。
李建昆和李云裳避著地上橫七豎八的東西,四處走走看看。門口忽然傳來拖拉機的聲音,不多時竄進來一個人。
“昆哥,提來了”
來人是小虎,早上李建昆讓他和小龍,找輛拖拉機,去火車站提一些貨。
林新甲特地從港城弄過來的,除去酒吧專用燈具,再有一套音響設備。
這可是小酒館日后牟利的神器。
想想看,在這個內地三洋才剛剛橫行的年代,低音炮和高音炮轟出來,還不得炸懵小青年們
李建昆應了一聲,擼起袖子,出門幫忙搬貨。
拖拉機后斗被鼓囊囊的麻布袋塞得滿滿當當,都是不經撞的東西,不做好防護不行。
麻布袋一只只拆開后,里頭塞的棉絮妥妥能打床棉被。
燈具終究碎了幾盞,所幸發過來的有多。
音響目測沒有問題,一套攏共四只箱式大喇叭,港城歌廳標配,兩只擺在舞臺兩側,兩只掛在天花板上。
所謂的“環繞立體音”,也就出來了。
忒重
好容易搬進屋子,師傅們紛紛湊過來瞧稀奇,燈具還好,這組上萬港幣的音響,金彪找的電工師傅壓根不敢碰。
李建昆只好讓他們先把天花板上的兩只掛上去,后面自己來接線調式。
小龍小虎干完活,準備回暫安小院,被李建昆喊住。
“跟你倆說個事。先說好,不強迫,全憑你們自愿。”
兩人豎起耳朵。
“我上次不是讓萬勇,幫忙在高第街弄兩間鋪子嗎,已經弄到了。我準備安排兩個人過去,一人負責一間,你倆是我的首選,畢竟經常往過跑,以后待在那邊還更方便。
“你們要是常駐那邊,金彪和陳亞軍以后就不必過去了,要什么貨你們直接發回來。
“問題是,這樣可能好久才能回一趟家。
“你們自己考慮吧,如果愿意的話,我會每月給你們四天假,自己規劃。每間鋪子肯定還要招人,那邊搞批發,會很忙。你們過去是負責,做店長。”
小龍和小虎相視一望,都能從對方眼里看到一抹驚喜。
這還考慮個粑粑。
“昆哥,我愿意”
“昆哥,我也愿意”
對于他們來說,這可是一次鯉魚跳龍門的機會。
大不了一個月回一趟家,沒多大事,年輕不闖,更待何時
不得不說,兩個剛二十左右的小年輕,這一年來天南地北跑,膽色和眼界已經完全不同。
李建昆笑著頷首。倆人的能力其實還挺薄弱,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忠誠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