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金本位制度明顯繃不住,如果各國的貨幣都不靠譜的話,我不認你的錢,你也不認我的錢,我倆的黃金又都不夠,那國際貿易怎樣開展呢
于是在1944年7月,44個國家的代表,在米國布雷頓森林公園召開會議,確定了二戰之后的國際金融秩序,史稱布雷頓森林體系。
這一體系決定了一種新的貨幣制度,叫做金匯兌本位,即所有國家的貨幣跟美元大致掛鉤,定一個相對穩定的匯率。而美元則跟黃金掛鉤,每盎司黃金固定對應35美元。
要知道,當時世界上75的黃金儲備都在米國,米國用黃金給大家背書,大家都用美元搞國際貿易,想要黃金了就跟美國換。
貌似還行。
可布雷頓森林體系卻有一個重大弊端黃金的增長是有限的,而各國對于經濟增長的需求是無限的。
各國要發展,需要增印貨幣,增印本幣之前,先得增印美元。美元又與黃金掛鉤,但黃金的產量根本跟不上。
那么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之下,美元幣值穩定和各國經濟增長,只能二選一。
這就是國際金融領域,大名鼎鼎的“特里芬兩難”。
孫志芳老爺子提出疑問“可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崩潰,你說的美元霸權失去了根基。”
陳岱蓀附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兩大支柱,其一是美元掛鉤黃金,71年米國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等于第一大支柱坍塌;73年各國又紛紛效仿鷹國放棄與美元的固定匯率,等于第二支柱也坍塌了。這個體系確實已經崩潰。”
“其實沒有崩潰。”
李建昆這六個字,使得在場大佬們吹胡須瞪眼,像火氣大點的孫志芳老爺子,手里也就缺根戒尺,不然都想抽他。
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崩潰,是世界經濟學領域的共識。
作為經濟學學生,研究生,如此重大的國際經濟事件,應該清晰了解。
都已經蓋棺定論的事,咋的,你還想推翻不成
陳岱蓀道“建昆,莫要胡言。”
“老師聽我講就是。”
李建昆語不驚人死不休道“經濟學領域認定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實際上恰好成就了美元的霸主夙愿。剛才老師講的這個體系兩大支柱坍塌,實則只坍塌了15根,美元仍然是全世界普及率最高的貨幣,這就是剩下的05根柱子。
“而15根柱子坍塌后,其實等于給美元甩去了掣肘,此時的美元,只差一個中介,就能真正以沒有任何束縛的姿態,攫取貨幣霸權。”
在場大佬們一個個眼珠瞪得滾圓。
這絕對是一個從未有過的新奇理念
沒有記載在任何經濟學著作之上
而陳岱蓀此時,雙眼卻爆發出無比明亮的光芒,驚呼道“石油這個中介是石油”
我老師終究是我老師李建昆心想。
從73年開始,全球陸續爆發了兩次石油危機,1980年這會還在持續,各國都跟著能源吃緊,荷包干癟,這讓全世界看到了石油作為超級大宗商品的屬性。
米國跟歐佩克有些什么y交易,此處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