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里。
張所手持幾頁信紙,從前到后,認認真真看過一遍。
雖說也沒看太懂,但不妨礙他心頭激蕩。
要按使用效果來說,這個“熱得快”,正兒八經是個好東西啊
你看他們家,用煤爐生火做飯,這寒冬臘月的時節,哪敢讓它熄火啊
一天三頓飯,要說之間間隔的時間不短,究其緣由,便是要燒水。
冬季干燥,天寒地凍,人斷不了開水。正值春節的檔口,家里來客不斷,更費水。
熄掉火,不趕趟。再生起來可麻煩。
蜂窩煤那是真不經用,年前拖的十塊錢煤,都見底了。
可憐他一個月工資,也才五十塊左右。
燒煤耗去五分之一,這是多大的開銷
有這個熱得快,無疑方便得多,用時才插電燒,五六分鐘,比煤爐還快。
費的那點電,指定要比不間斷用煤便宜。
“建昆同志,你真愿意把它貢獻出來”
李建昆糾正道“不是我,是我爸,剛商量過,一百個愿意,嚷嚷著要將功補過呢。不信你問這位同志。”
旁邊,常放鳴連連點頭。
張所“”
你個憨貨,這話也就是你信
不過,不重要。
李貴飛也好,李建昆也罷,反正是一家子。
重要的是如果這個發明能落地,那絕對是方便人們生活的好物件,創造經濟價值的利器
張所又道“這東西只停留在紙上嗎,你沒弄出樣品試試”
旁人沒條件,這位可是北大研究生。
李建昆明白他的意思,沒直接答話,笑著說“犯不上,正如我剛才所說,這項發明的重點在于創意,技術層面上來講,非常簡單。靠不靠譜,你找個懂電器的人,一看便知。”
茲事體大,張所尋思還真得找專業人士瞧瞧。
唯有技術員確認這項發明屬實,他才能上報這個功勞,再看怎么處理李貴飛。
找誰呢
李建昆適時道“咱們縣最大的一家廠子,不就是家電器廠如果要生產這東西,我覺得還是給大廠做,才能創造出最大經濟價值。”
“對對。”張所連聲附和。
該說不說,望海電器廠的老陳,跟他還有點交情。
正好老陳現在肯定非常頭疼,過年見他,頭發都愁白了。
他們廠處境堪憂啊,一萬多號職工,一個季度沒法工資。
別說老陳他們領導班子,縣委那邊都差點沒愁死。
念頭至此,張所眼神挪向旁邊,交代道
“小常,你這樣,馬上去趟望海電器廠,找下陳廠長,讓他派個技術員過來看看。該怎么說情況你都知道。”
常放鳴領命,帶著股興奮,嗖嗖離開。
自覺在干一件既利己,又偉大的事。
望海電器廠。
行政樓,綜合會議室里。
全廠數十名骨干,悉數到齊,集思廣益。
反正也沒其他事好干。
過完春節到現在,他們每天都在開會。廠子接下來該怎么走,如何把經濟搞活,必須想出一個對策。
可惜,這么多天,類似于搞三產這種辦法,他們全部討論過,都無法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
一萬多名職工,背后牽扯到數萬個家庭,上十萬人,如同一座大山壓下,讓任何撐樁子補救的措施,皆為徒勞。
會議室里氣氛沉悶。
從最開始的踴躍討論,變成現在的鴉雀無聲。
大伙腦子想破,方案一個個被排除,再沒人能想出好辦法。
廠長陳水山,去年還黑著的頭發,眼下已經花白一片。
“咚咚”
門外傳來敲門聲。
陳山水皺皺眉頭,心煩意亂道“進”
房門推開,是廠辦的一名文書,領著一個大檐帽。
大伙都愣了愣,不明白什么情況。
常放鳴走進辦公室道“打擾了,是這樣的,我們那邊有個犯事的人,想要將功補過,貢獻了一項發明。我們認為經濟價值巨大,張所讓我過來找下陳廠長,安排個技術員過去瞧瞧,看是不是那么回事。”
嚯
此言一出,“經濟價值巨大”六個字,讓在座的每一名與會者,皆是兩眼放光。
好有一比啊,猶如枯木逢春,久旱甘霖
老張讓來的
老張知我難啊
老張體貼我啊
陳山水險些沒感動哭,蹭地站起,原本渾濁的雙眸精光四溢,嘴角顫抖道“同志,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