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里的距離說起來不算遠,但放在建筑林立的大街上,曲里八拐,真心也不近。
李建昆腦殼有點疼,這就很不美了。
所謂的出租房,不帶引號,在一條狹窄街道上,五層廣式騎樓的底層。
本是樓上住戶的單元出口,平時擱置自行車和雜物什么的,最里側有向上的樓梯。
林新甲花30元每天的價格租下,住戶們沒法拒絕,清空家伙事,所幸屋后還有一扇門也能進出。
取下銅鎖,推開對開的木門。
屋子里,與右側墻壁平行,擺著一具簡易柜臺;往里的房間中央,有一張長條桌,外加六張背靠椅,桌面上有功夫茶具、幾餅老茶。
李建昆掃向墻角一側,那里堆著一只大麻布袋和小蛇皮袋。
遂吆喝大家把東西取出來。
麻布袋里裝的是從首都發來的十組刀具;蛇皮袋里裝的是印好的宣傳單頁。
“呦嗬還整這些花樣啊”
董孟平拿起一張宣傳單,上面有黑白印刷的刀具圖片,其他的全是英文,一個字看不懂。
但是他忽然有些明悟李顧問的操作
他們不是沒辦法進入廣交會參展嗎
干脆在附近弄個“展位”。
請四個大學生姑娘干嘛
與外商接洽,發宣傳單,勾引呸吸引他們過來。
如此完成與參展差不多的效果。
該說不說,好主意
腦子里已經浮現出畫面姑娘們晃悠在會館外頭,給路過的外商遞單頁,用鳥語交談。
而這時,李建昆看向林新甲問“參展證呢”
后者示意他稍等,走到簡易柜臺內,彎腰摸出一把“藍繩”,底下綴著硬紙卡,上書幾個大字
外賓參展證。
董孟平Σっ°Д°っ
李建昆接過來數數,五張,倒是夠用。
返程的路上,董孟平一驚一乍,好家伙敢情廣交會會館,他們真是想進就進啊
下午三點。
等姑娘們休息好后,李建昆把她們喊到客廳,進行臨時培訓。
他充當外商,姑娘們對他發起“攻勢”。
全程英語交流。
看得老林、董孟平和林新甲三人,一臉艷羨。
這年頭,會外語,僅此一點,便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走到哪里都能混個體面。
林新甲可是知道,那些各地來參展的國營單位,滿城搜刮英文流利的人才,開出擱港城也不算低的薪水。
仍是難覓一人。
多半只能用從當地生拉硬拽來的英語老師,湊湊數,紙面功夫或許還行,口語稀爛。
他沒吃過豬肉,常年待在港城,至少見過豬跑。這幾個姑娘的口語水平,不能說上乘,卻也甩那些湊數的,十條大馬路。
這得益于燕園的教學和環境,不乏外籍老師,同時勺園中還有不少留學生。
最高學府并非浪得虛名。
到晚上,一切就緒,只等開干。
李建昆打算給大伙加把勁,領著一行人,來到附近一家國營大飯店,要了個包廂,地道粵菜不要錢似地端上
紅繞乳鴿、脆皮燒鵝、蜜汁叉燒、菠蘿咕嚕肉、上湯焗龍蝦、干炒牛河、煲仔飯
姑娘們和董孟平眼花繚亂,不停吞咽口水。
太腐朽了
晚上沒要酒水,李建昆提起可樂杯道“大家吃飽喝好,從明天開始好好發揮,完美拿下這一仗。干杯。”
“干杯”
氣勢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