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時,我們便擁有了一九四八年西德經濟改革時的基礎。
“也才是我們全面放開價格的時候。”
李建昆頓了頓,道:“必成!”
這不是他的個人思考,而是歷史告訴他的。
前世這一過程,我們走了十三年,從一九七八到一九九二年。
當然,中間打了岔。
倘若他今天的提醒,取得成效,興許可以將這個時間縮短至十年內。
“我還以為你有什么高見。”
旁邊傳來聲音,道:“說來說去只是一個等?”
李建昆望向弗里德曼,皺起眉頭,喝問道:“如果全面采用休克療法,出了問題,這個責任你來負嗎?!”
“首先,我希望你明白一點,是你們邀請我過來的。”
弗里德曼不緊不慢道:“其次,沒有任何計劃,不存在風險。
“最后我想說的是,與其漫長的等待,何不嘗試一下?你們的制度也有好處,不會出現不可控的情況。”
李建昆怒道:“站著說話不腰疼!”
弗里德曼聳聳肩,先望向臺上的幾名研究員,又掃向臺下,道:“我算是看出來了,李先生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剛才分析了許多不利的因素,卻全然忘記了分析貴國的優點。
“除了我剛才說的,你們的制度優勢外。
“還有一點:你們有最好的人民。
“基于這兩點利好因素,我仍然認為,貴國當前進退兩難的經濟現狀,即使下猛藥,采用休克療法,最終照樣能夠平穩上岸。”
他頓了頓,道:“當然,我只是建議,選擇權在于你們。”
李建昆站起身來,環顧全場,表情嚴肅道:“萬萬不可,這與急功近利有何異?我們根本犯不著冒險!”
充當主持人的研究員,與臺下前排眾人眼神交流后,同樣站起身來,舉著插線式麥克風道:
“好啦,那么今天的交流會,到此為止。
“還請弗里德曼先生和建昆同志的聯絡員,領二位去休息室休息,中午會有午宴。”
廳內響起歡送掌聲。
小董來到李建昆身前,做邀請手勢,指向廳門。
李建昆暗吸口氣,該說的,或者說能說的,他大抵上都講了,希望大佬們能做出英明的抉擇吧。
不多時。
在小董的引導下,李建昆來到飯店二樓的一間布置妥當的休息室。
“先生,是喝茶還是咖啡?”
“紅茶。”
“好噠。”
李建昆的思緒仍停留在會議廳,渾然沒留意到,小董對他的稱呼有了變化。
他和弗里德曼離開后,會議廳的大門再次合攏,沒有其他人出來。
里面顯然還在開會討論。
原本李建昆并不想在這里吃午飯,思忖著,還是決定等等看最后的結果。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