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李建昆的腰子肉被擰了一把。
見他齜牙咧嘴的表情,沈姑娘不禁咯咯一笑,遂將小腦瓜往他懷里埋了埋,聲音微不可聞地說:“隨、隨你。”
李建昆虎軀一震!
看看。
啥叫極品媳婦兒。
將沈姑娘送回家后,乘車返回娘娘廟胡同的途中,李建昆坐在后排,時不時地噗嗤一聲,使得開車的何冬柱和副駕駛座上的富貴,還以為他失心瘋了。
……
……
庫器庫器!庫器庫器……
這趟南下沒買到機票,這年頭在國內坐飛機,不提前十天半個月訂機票,只能賭人品。
所以李建昆在考慮,反正全國人民都知道他有錢了,要不要將停在港城啟德機場生銹的他的專機,也弄到國內來。
趕路太花時間。
這還是從首都開往羊城的特快列車。
事實上從首都直達特區的火車,現在也有。
不過需要兩天兩夜的時間。
17號車廂。
李建昆依舊全副武裝,壓低帽檐癱在硬邦邦的座位上瞇覺。
富貴不出意料的成了全車廂的焦點。
“嘿,哥們,你多高啊?”
“好家伙,你的肩膀有我兩個這么寬。”
“平時都吃啥呀?”
“打籃球的吧。”
…
大家以千奇百怪的姿勢,或跪在座位上,或站在過道里,還有人直接湊上來,圍著富貴問東問西。
富貴臉上露著招牌式的憨笑。
能回答的,倒也知無不言。
李建昆其實并沒有一直睡覺,沒睡著的時候,雖然沒有大動作,但蛤蟆鏡后面的眼睛,一直在打量著周遭。
總覺得這節車廂的乘客不太對勁。
清一色的那種如火烈烈的年輕人。
后面通過別人溢過來的談話,才后知后覺到一件事——海楠建省了。
由此,催生出了一個歷史事件——十萬青年下海楠。
車廂里的這些年輕人,都是準備去闖海的,大多還結伴而行。
除了報紙上的號召外,很大一個因素和他們在魔都時談論的、外商畫餅要將慧州建成一個現代化大都市,是一樣的道理。
一個新城的建設,則意味著遍地機會。
過去闖闖,倒也沒毛病。
只希望他們中更多人,干些實業和正經事,別迷失在泡沫里。
列車抵達羊城后。
李建昆兩人和接他們的高進喜碰上頭。
外加一個司機,四人驅車直奔特區,未在羊城停留。
百多公里,說快也快。
大奔確實更舒坦。
羅湖這邊的二線關入口,遠遠望去,張燈結彩,打扮得格外喜慶,仿佛在歡迎什么人。
當然,李建昆還沒這么自戀。
應該是個大事,否則不至于裝扮到這里。
高進喜留意到他眺望的眼神,隨口解釋道:“有個外商代表團在特區考察,聽說是歐美來的,陣勢挺大。”
“歐美?”
李建昆笑了笑,那估計真是頭一遭,難怪這樣布置。
一九八八年的鵬城特區,早已今非昔比,高樓林立,工廠遍地,商業氣息濃厚,是我國當之無愧的經濟最發達且活泛的地區。
在這里看到港澳商人的概率,比在羊城街頭找小吃還要容易。
各種參觀、考察的代表團,更是絡繹不絕。
不過歐美的大規模商團,倒還真是頭回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