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了,縣城的走讀生們就開始騎車上下學,有家里比較寵的,父母也會早上送上學。
元棠的土豆泥事業也理所應當迎來了兩次同行業競爭,先是一個賣餅的小販偷偷算了下,覺得元棠的土豆泥雖然貌不驚人,但成本低,毛利很可觀,所以自己也做了一鍋來賣。
被元棠看見時候,那人還瑟縮了下,轉而又十分的理直氣壯。
眼神里仿佛寫著“我就是仿你了怎么滴”。
元棠一點沒覺得不舒服,不得不說現在的人大多還是很靦腆的,要是放在十幾年后,她今個做個改樣的東西,明個就敢有人來仿冒。哪兒跟現在一樣,她都賣一個月了才有人跟風。
只不過那個小販手藝不行,元棠只聞味道就能分辨出來,那人太吝惜調料油鹽了,土豆本身沒味道,油鹽不重的話,土豆泥又有什么吃頭
果不其然,第一個同行干了三天就不干了,照舊做回自己的賣餅老本行。
第一個同行則是近期冒出來的,這人倒是謹慎許多,說不定還偷偷買過元棠的土豆泥嘗過味道,仿出來的
味道有七八分,賣的更是便宜,一勺子四毛,兩勺子的話賣六毛。
看到這個,元棠來了精神。
來了,來了,久違的內卷價格戰
元棠立刻啟動了預案,她買了點肉沫回來,肉沫燉的湯汁里勾芡,再買了些酸豆角切成丁,她不降價,還是五毛一勺,八毛兩勺。但加的肉沫已經等同于變相降價。
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加了肉的土豆泥賣的比原來還好。
那第一個同行雖然生意還過得去,卻也疑惑為什么會這樣。
元棠倒是看的明白,因為這時候很多學生還有一種樸素的算賬心態,那就是這玩意兒再好吃,它也就是個土豆,光為了口味買單,那是后來物質條件已經豐富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的普遍心態。這時候的人們普遍心理想的是,那玩意兒它再好吃也就是個土豆,又不是肉,不是肉你敢賣五毛那我買了不就是個傻子
元棠加上肉之后,就不一樣了。加了肉的東西賣五毛,情有可原嘛不是,肉就是貴一點
元棠算了筆賬,加肉讓她每天少掙了一塊錢,但還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另外一家雖然生意一般,但也堅持了下來,于是學生們都知道門口有兩家土豆泥,一家是加肉的,五毛,一家沒有肉的四毛。
如此這般過去一個月,元棠算了下收入,開學將近兩個月,她賺了將近兩百,但光是買衣服被褥表和一些雜七雜八,她又花了六七十,現在的存款是一百三十五塊一。
至于她的成績,在開學的四百五十多名之后,維持著每次月考前進幾十名的速度,現在堪堪邁進了四百名的大關。
成績穩步進步,收入也日漸增加,元棠只覺得自己像是從一個干癟的果子,逐漸在日光底下變得豐盈起來。
揣著錢,元棠叫上胡燕,打算去趁著天冷下來之前買冬衣。自從上次在彈棉花那兒買到了被子,元棠算是發現了這個竅門,她這次還打算去找人買棉花,買了棉花之后再找人做衣服,這樣總能省下錢來。
再次來到地毯廠,元棠這次居然見到了胡燕的大哥胡青。胡青長得高,眉目挺括,因為常年在外面跑大車,這年月劫道的多,常在外面跑車的人車上都放刀。因此胡青眉眼間帶著點狠勁,一看就是個不好惹的。
胡青剛出大車回來,馬上就又要走,因此過來看看胡燕,順便給妹子送點南方的好東西。
元棠識趣的想要告辭,卻被胡青看到她手上拎著的電子表。
“這是干什么呢”
元棠有點無奈“表壞了,拿去修。”
虧她還花了八塊呢,三個月都沒堅持到。
“別去修了,這東西里面都是塑料芯,修不好。”
胡青從包里翻出來一個電子手表,花花綠綠的表盤,看著就是小孩子喜歡的樣子“喏,這個,在南方兩塊錢就能買一個。送你了。”
兩塊錢
元棠眼睛突然閃起光芒。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