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華知道丹桂巷是一條東西向的小巷子,大約有三百來米長,只不過到了最西頭出去不遠就是臨時設立的一處卡口。
也就是說,這個神秘的男子很有可能還沒有離開。
張鑫華判斷,此人當時很有可能是要返回臘梅路385號,卻無意中發現抓捕行動,但是又沒來得及逃出去,所以暫時躲了起來。
張鑫華立即將幾名骨干和警察頭頭叫了過來,先由警察帶著行動隊員在丹桂巷逐一登門核查。
丹桂巷上有六十多戶人家,搜查起來難度也不小。等搜查完畢之后,已經是蔣進一個小時了,可并沒有發現日本間諜的蹤跡。
張鑫華濃眉緊蹙,難道是自己的判斷出現了失誤
張鑫華隨即擴大了搜查范圍,可仍然是沒有收獲。
就在這時,方如今趕到了。
他是奉站長的命令前來的。
雖然侯科長有驚無險躲過了日本間諜的毒殺,但是畢竟這件事是在臨城發生的,對于侯科長的保衛工作,臨城站也是責無旁貸。
這件事緊靠張鑫華一人自然也能解決,但臨城站必須要拿出一個態度來,必須派員參與。
而一向在反諜方面有著敏銳嗅覺的方如今,自然被當作第一人選。
“張組長,如今特來向你報到”
“如今,你來的正好”張鑫華見到方如今到來之后也是心情好了起來。
這個年輕人從來到臨城站之后,頻頻出手,給人太多的驚喜和意外,但愿這次也不例外。
張鑫華簡單寒暄了兩句,便開始介紹情況,搜查一開始重點是圍繞臘梅路385號的抓捕行動展開的,后來又轉移到了丹桂巷。
“我懷疑這么短的時間內,對方還沒有完全跑出包圍圈,目前對丹桂巷半徑兩里地的范圍內都進行了嚴密的封鎖,人員暫時不準進出。可是,你也知道,這里一片的居民很多,耽擱太長時間也不是辦法。”
“組長,我想再看看這六十來戶的人家的名單。”
短時間內過篩子已經不現實了,他希望從名單中盡快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來。
張鑫華點點頭,他的工作極為細致,不僅派人上門搜查,還專門做了登記,雖然簡單了點,但看上去一目了然。
這就是有警察配合的好處了,這些警察對本地的情況極為熟悉,有他們的配合,再加上登記的戶籍資料,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每家每戶的人口流動情況。
當然了,也有一些人口流動并沒有及時登記的,這些也都一一作了記錄。
張鑫華在丹桂巷口的一處裁縫鋪里開設了臨時的指揮部,門口都是便衣,戒備森嚴。
相對于其他的地方,這里相對而言比較安靜。
方如今接過名單快速地瀏覽了起來,名單上登記的足足四百多號人,這個年代的家庭子女都多,而且很多家庭都是三代同堂一大家子人,一戶人家的數量自然不會少。
方如今的重點放在了人少的家庭。
理論上來說,日本間諜在慌不擇路的情況下,進入任何一戶人家都有可能。